鹿鸣馆时代的欧化风潮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治政府建立之初,宣布要“求知识于世界”,表明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学习的意向,并将“文明开化”定为三大基本国策之一加以推行。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明治初年的“文明开化”在鹿鸣馆时代(1883-1887)达至顶峰。鹿鸣馆时代,又称欧化时代,是井上馨外相推行“鹿鸣馆外交”的产物。井上馨认为,要实现修改不平等条约,就必须使日本先成为“欧化新帝国”,并以此为出发点推行积极的欧化政策。这一欧化政策在伊藤博文首相的大力支持下,愈演愈烈,从而日本举国上下掀起了欧化的时代风潮。国内虽有关于鹿鸣馆时代欧化风潮的研究论述,但并不多见,多为涉及到这一问题的零散研究。而且,这些零散的研究也多是集中于批判其为庸俗的欧化,忽略其积极性的一面。本论文通过充分挖掘原始文献资料,对此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探寻了鹿鸣馆时代欧化所存在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简单介绍鹿鸣馆时代欧化风潮展开的历史背景,即明治初年的文明开化和“鹿鸣馆外交”;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鹿鸣馆时代欧化风潮的表现,即在井上馨、伊藤博文的欧化政策推动下,日本举国上下的欧化风潮概况,并分析了社会生活中涌现的各种改良论等。根据客观的历史资料进行推断,可以认为这一风潮具有“政府主导型”和“全盘欧化型”的特点;第三部分论述了鹿鸣馆时代欧化风潮的式微和影响。随着“鹿鸣馆外交”的失败以及明治20年代平民主义和国粹主义的登场,鹿鸣馆时期的欧化风潮渐渐式微。这一时期的欧化风潮在开启民智、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及修改不平等条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并非一无是处。
其他文献
日据五十年下的宜兰人,始终依违在汉风与和风之间,就实务面而言,日人以绝对少数要顺利统治绝对多数的台湾人,不得不依赖、顺应台湾原有的习惯、风俗和制度。 为探究这一段过程
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发生着天翻地覆地变革。随着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民主共和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国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步形成。因此,民国初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