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钾是大多数果实中含量最高的营养元素,是梨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钾主要以离子形态存在,不参与物质的组成,但对果实品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果实的“品质元素”。钾在细胞中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如维持电荷平衡、增强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的长距离运输,以及提高细胞渗透压促进果实生长等,树体内钾水平高低对其生产能力有重要影响。本文以14年生黄冠梨为材料,设计4个施钾水平:K0、150、300、450 kg/hm2,研究施钾对果实产量品质和不同生育期果实和叶片钾营养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叶片钾营养与相对产量关系,初步提出不同产量水平梨园叶片钾临界值。主要结果如下:不同施钾量均提高了果实产量,2014年不同施钾水平下高、中产梨园增产量均为K450>K300>K150,2015年K450处理产量均有所下降。同一施钾水平下,中产梨园增产量均小于高产园增产量。施钾量与产量较好符合二次曲线方程,即在一定范围内果实产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产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减少。2014年钾肥贡献率最大,且最大值出现在K450处理,2015年K450处理钾肥贡献率较K300处理降低。高、中产梨园单果重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施钾水平提高而增加;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相反,随施钾量增加而降低,果实糖酸比均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施钾不同程度提高了叶片和果实生物量。幼果期叶片生物积累量达到成熟期总积累量的68.7-71.7%,随后积累减缓。果实生物量在生育期内呈逐渐增加状态,膨大期与成熟期积累最多,且相差不大,幼果期积累生物量最少。2014年高产园钾肥生理利用率最大值出现在K450处理,中产园为K300处理,2015年钾肥生理利用率较2014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奢侈吸收加强;施钾提高了叶片和果实钾含量,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叶片钾含量逐渐下降。果实采后一个月高产园叶片钾含量继续下降,中产园叶片钾含量上升。整个生育期果实钾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成熟期钾含量最低,为10 g/kg左右,且该时期不同处理间果实钾含量差异显著。施钾显著提高了果实和叶片钾积累量。叶片钾在幼果期积累最多,随后积累减缓,叶片由库转为源,钾积累量逐渐减少。果实钾膨大期积累最多,其次为成熟期,幼果期积累最少。幼果期、膨大Ⅰ期和成熟期新稍第4-5叶片钾含量与相对产量表现出较好线性相关性,幼果期高、中产梨园均呈现极显著相关性。当相对产量为90%时,高产梨园三个时期叶片钾含量临界值为:19.6 g/kg、17.3 g/kg、16.2 g/kg,中产园为:18.4g/kg、16.8 g/kg、13.9 g/kg。综上所述:施钾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提高果实和叶片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随施钾量增加而降低。不同产量梨园叶片钾营养变化不同,钾水平不同,推荐适宜用钾量不同。施钾对高产园增产量大于中产园,但中产园钾肥贡献率高于高产园。幼果期为最佳营养诊断期,高、中产梨园相对产量为90%时的叶片钾含量临界值为19.65 g/kg和18.37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