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足机器人站立姿态优化及位姿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机器人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原始的人工移动机器人,到现在的复杂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机器人的运动性能是迫切需要提高的部分。相较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六足机器人在运动范围、运动灵活性、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都更胜一筹。但是由于六足机器人足的数目众多,对其进行运动控制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六足机器人的自身特性和运动控制方法进行重点研究。本课题以六足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站立姿态及位姿控制策略,以期提高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性能。首先以课题组自主研制的六足机器人HITCR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推导了单腿正、逆运动学方程,修正了由于机器人球形足端结构带来的运动学偏差,通过仿真验证了修正后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推导了躯干正、逆运动学方程,通过绘制躯干工作空间验证了六足机器人躯干运动学的正确性。接下来对六足机器人HITCR的站立姿态进行了研究。基于机器人站立时的腿部静力平衡分析,获得了关节力矩与关节角度之间的关系,用以衡量不同站立姿态对关节力矩的影响;以六足机器人腿部末端可操纵性为评价指标,得出了腿部末端可操纵性因子与关节角度之间的关系,用以衡量不同站立姿态对机器人腿部灵活性的影响。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最终为六足机器人HITCR确定出了较为合理的站立姿态。为了提高六足机器人的步行稳定性和对崎岖地形的适应性,推导了六足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结合机器人的静力平衡分析及足端摩擦约束关系,建立了以电机消耗的总功率为优化目标的足力分配优化模型。利用牛顿内点法对上述足力分配模型进行了优化求解。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本文设计的足力分配优化算法能够减小系统能耗。在此基础上,结合阻抗控制实现了对相应足力的有效调节,从而达到了调整六足机器人位姿的目的。最后,为了说明本文所设计的足力分配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及实物实验。搭建和调试了六足机器人HITCR软件仿真系统。利用仿真平台完成了水平及倾斜地面实验,获得了机器人足力跟踪结果。利用六足机器人HITCR进行了实物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中所设计的足力分配算法在实际机器人系统中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由于中原油田地层流体复杂,造成试井解释难度大,试井技术开展不好甚至无法开展,导致凝析气井和部分积液严重的气井、机械采油井、电泵井的产能和储层动态难以弄清,严重地影响着中
低渗透油藏表现为非线性渗流特征,其渗流规律不再遵循经典的达西定律。但目前,对低渗透油藏的描述普遍采用带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规律,有时甚至直接用达西定律,这显然是一种近似的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煤层气、水两相的流动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本论文对煤层气的储层特征、渗流机理等进行了研究。重点考虑了煤层气吸附/解吸效应、储层压力变化和温度变
相较于轮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具有更好的非连续地形适应性,但在运动速度与能耗效率上,足式机器人尚低于轮式机器人。因而如何在利用足式机器人的优点的情况下,提高足式机器人
根据德国一家汽车市场预测机构的统计,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亿辆,而且未来7年还要增长20%。随着车辆的与日俱增,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公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内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逐年增高,而管道运输既方便快捷,成本又低,是油气运输的理想方式。但是,随着管道运输比重的逐渐增强,国内管道泄漏事故频发,
艺术理论中有一个非常浅显的原理:艺术作品转换形式时,必须遵循新形式的规律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的作品。新闻也是这样,作为内核的新闻信息本身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但是随着载
本文针对苏里格气田大部分气井进入中后期生产阶段,地层能量进一步下降,排水采气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优选出不同类型低产气井中后期适用的最佳排水采气工艺,优化完善合
随着轮胎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轮胎搬运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自动化水平,桁架机器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但为获得大的跨度和驱动力,桁架机器人横梁通常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