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庆邦小说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庆邦的小说素以“柔美”、“酷烈”著称,但是其内涵却有着深沉厚重的悲剧意识,其小说展现的个体人生及社会世相可以说是以悲剧意蕴为底色的,呈现出浓郁而独特的悲剧性。本文主要探讨刘庆邦小说的悲剧意识及其构成。他小说中的代表作几乎全是悲剧,他以独特的视角挖掘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因此,悲剧视角是解读刘庆邦小说的一把钥匙。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刘庆邦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的内涵与表现。具体而言,他的悲剧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人性中劣根性和弱点的探索,传达了刘庆邦对人性的严肃思考和对健康人性的热情呼唤;二、对底层女性情感生活的关注和悲悯,揭示了建国以来被政治话语掩盖的女性的不幸生活;三、对农村人进城遭遇命运困境的展现,凸现了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艰难。第二部分:指出小说中人物的悲剧由多种因素构成,但主要有三种。一、生存欲望满足的匮乏。刘庆邦以其独特的个人话语和人文关怀表现了对生活在物质和精神双重重压下人们的关注和同情,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弱小的人们对于恶劣的社会环境的种种困惑和反抗,甚至绝望的心理状态和过激的行为表现;二、由于童年生活创伤的影响,刘庆邦有意无意地书写了众多少男少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和由此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情;三、国民劣根性之一——“看客”的存在,刘庆邦不无悲哀地发现:虽然鲁迅先生的时代已经远去,然而鲁迅先生提出的改造国民性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无处不在的“看客”仍然在充当杀人不见血的凶手。第三部分:从刘庆邦的出身以及成长的社会环境、个性气质和创作原则等方面,探讨了他悲剧意识之所以形成的深层原因。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不仅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表现对象,而且形成了其独特的抑郁气质和审美感受。这种无形而自觉的意识浸润到他的小说创作中,在审美上呈现为一种特殊的悲剧氛围,一种贯穿作品始终的悲悯情怀。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评价是进行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所实施的评价往往侧重于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评价对象,具有强烈的外部评价色彩,对于教师自身作为教学主体所
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农民的增收,要实现农民的增收,没有资金的流入是不
区域音乐本身就因为新生性、原声陛和其他不同的属性,其内部的区域音乐属性也会各自有所差异。文章以秦直区域音乐为基础,并在全面就延安曲艺班社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地的音乐和
<正>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当代社会和谐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依法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重
<正>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现在,很多关于枸杞子毒性的动物实验证明,枸杞子是非常安
期刊
<正>2014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部司法解释的实施,对于规范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维护刑罚的严
<正>司法改革一个很重要的难点在于司法公信力下降甚至缺失的问题,而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则被认为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其突出表现即为目
本文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员工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①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小企业面临竞争环境激烈,需要提升管理水平,绩效评价作为其中一环,我们
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区域性股权市场流动性不强、活跃度不足的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以“地理性整合,多地区协同发展”为核心思路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路
微电子封装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这项技术直接影响最终电子产品的性能、外形尺寸、价格及可靠性能。要发展高性能、超小型/高密度、低能耗、多功能、高速信号处理和长期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