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于心肌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通过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这两种移植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治疗的对比实验研究,寻求一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兴、有效的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及分组:1.1实验动物:选取60只SD大鼠1.2分组:将60只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四个小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肌内注射干细胞组以及穴位注射干细胞组。1.3造模方法:本实验采用通过对于冠状动脉进行结扎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梗死的模型,结扎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观察心电图:使Ⅱ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具体方法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0.5cm处用剪刀纵向剪开长约1.5cm左右的皮肤组织,用血管钳将肋间外肌和小血管夹断,小弯镊从第3肋两侧肋间隙穿过双股的结扎线,将结扎线两侧钝性分离开,肋间肌并于第3肋骨两端结扎肋间动脉,两侧结扎线的中间剪断第3肋骨向右轻拉扩大视野,将胸膜及心包打开,分离开胸腺组织,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之间,找到行于心肌内与心大静脉走向一致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用无创缝合针于左心耳根部下方2mm处穿过心肌表层,在肺动脉圆锥旁出针,观察心电图,待其恢复稳定15min后,在心脏表面进行结扎,待心脏表面相应区域颜色变暗表明心脏缺血造模成功。2.移植途径:2.1穴位注射干细胞组: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造模成功以后,经过72小时,经双侧心俞、至阳、膻中等四个穴位,在每个穴位内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3ml。2.2心肌注射干细胞组: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造模成功以后,经过72小时,进行第二次开胸手术,在直视下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供血区域以及其周边区域对照找出六个点,用微量注射器进行均匀地移植1×1010/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在心肌局部呈丘样隆起时,则表示移植干细胞成功。3.观察指标:3.1观察大鼠的心脏功能: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以及抽血行BNP检测以了解大鼠心功能情况。3.2观察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左室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等容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曲线左室压力对数值变化速率{(dp/dt)·P-1}、血压(BP)、心率(HR)以及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eart mass index,HMI;HMI=心脏重量/体重)、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LVMI=左心室重量/心脏重量)的检测回报来观察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3.3观察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干细胞注射后的7d、14d、28d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各组动物之间频发室早(>5次/分),成对室早或短阵性室速(>10次/分),多源性室早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R波在T波上)的出现情况,监测时间为8h。3.4大鼠的安全性指标:通过抽血对于包括大鼠血常规、血清蛋白、血清酶谱、血清胆红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查作为了解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指标。结果:1.心功能测定结果表明,心肌内注射干细胞组和穴位注射干细胞组移植成功以后,两者测定值均表现出改善的趋势,进行各组间血浆BNP的水平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的测定,两组治疗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肌内注射干细胞组和穴位注射干细胞两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血流动力学的检测结果表明,通过LVSP、+dp/dtmax、-dp/dtmax、LVEDP、HP、SAP、MAP、DAP、HR以及HMI、LVMI的测定值,两组治疗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肌内注射干细胞组和穴位注射干细胞两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与模型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4.各组实验大鼠间血液常规、血清蛋白、血清酶学、血清胆红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等统计回报结果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5.对于以上各项指标的测定回报研究,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组移植途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心肌注射与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监测具有改善作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心肌注射与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具有改善作用,影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3.心肌注射与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不会明显诱导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4.心肌注射与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5.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穴位注射两组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