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基于我国A股数据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gu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管在职消费在我国,尤其国有控股企业中普遍存在,由于国有控股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特殊性,加上在职消费本身具有隐蔽性、无契约约束性及无强制披露性,导致高管在职消费远远超过了“合理”的范畴,呈现出过度的自利行为。这不只是侵害了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导致了国有控股企业资产的严重流失,甚至带来了高管腐败等不良现象,对企业对社会都是一种“负能量”。继国务院2006年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规范指导后,2009年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手成立了国有企业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工作小组,相继2011年提出地方参照中央公开“三公”经费预算,最近的2012年又针对所有国有企业高管职务消费出台了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可见国家也试图逐步采取措施来监督过高的在职消费。过度在职消费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一笔高昂的代理成本,而薪酬契约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薪酬契约来激励高管,降低过度在职消费,进而有助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企体制改革,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因而,探索我国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的关系意义重大。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和“利益汇聚假说”等理论分析入手,选取了2007年至2010年我国A股2086家国有控股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根据高管薪酬组成部分不同,将短期激励效应的基本工资、绩效和奖金划分为货币薪酬,实施的长期效果的管理层持股划分为股权性薪酬,分别研究国有控股企业中货币薪酬和股权性薪酬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然后进一步把国有控股企业按最终控制人细分为中央控股企业和地方控股企业,目的是探索高管薪酬在固有控股企业内部对在职消费不同影响,中央和地方各自更有针对性解决在职消费问题。
  本文借鉴陈冬华(2005)从年报附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中于工汇总八项费用之和来衡量在职消费,根据高管薪酬的内部组成分为货币薪酬和股权性薪酬,按照国有控股企业最终控制人性质划分为中央控股企业和地方控股企业。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PSS18.0软件和EXCEL软件对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首先,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显著负相关,我国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货币薪酬虽然相对民营企业偏低,但仍然具有激励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抑制高管在职消费;其次,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股权性薪酬与在职消费负相关,但不是很显著;高管薪酬中股权支付实施时间还不是很长,激励效果不是很显著,所以在降低在职消费上面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最后,地方控股企业比中央控股企业高管货币薪酬对在职消费负相关程度更高,而股权性薪酬效果中央比地方更好。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国有控股企业中,可以通过薪酬契约机制来降低过度在职消费,实现隐性在职消费向显性薪酬的转换,这对减轻公司代理成本,保护国有资产,维护股东利益及完善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提高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利用货币薪酬与股权性薪酬相结合的薪酬契约,降低政府对薪酬的行政干预,对降低在职消费,增加股东的利益,国企顺利转型有着长远且有利的影响;其次,针对中央控股企业在增加货币薪酬的基础上,主要使用股权性薪酬来激励高管,而地方控股企业现阶段主要还是提高货币薪酬,二者有区别的解决在职消费问题,“对症下药”。国有控股企业的健康苗壮成长是人民安康的坚强后盾,支撑起国民经济快速腾飞,引领着中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健康纯净的体魄才能是革命的本钱,因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内外部监督,利用显性透明的薪酬来替代隐蔽腐败的在职消费,对国有控股企业和国家都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2014年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卫生信息大数据平台建档的18岁以上且有完整基线资料的7161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HDL-C水平将研究对象分组:低水平组(HDL-C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近年来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正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在“第十一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上所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在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中国上市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的制度建设。国内大量学者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进行研究,提出公司治理在中国微观经济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资本市场应当成为中国公司治理建设的推动力,继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
学位
会计盈余作为反映上市公司一段时期经营状况的指标,信息使用者对其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因此,基于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时,信息使用者通常将盈余作为特定企业信息的首要资源。LaPorta,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通过对公司股东控制层级进行层层追溯,识别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研究表明,实际控制人通过复杂的控制层级对上市公司进行控制,从而影响了公司的盈余质量,开创了对实际控制人研究的新领
学位
会议
本世纪以来,国内外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公司造假违规事件,如美国的"安然事件"和我国的"绿大地事件"。在这些事件的背后,这些公司都被揭示出存在着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这意味着公司不能有效地发现或防范可能的风险,也引发了公众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关注热潮。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不但有助于上市公司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而且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
学位
近年来,由于我国固定资产一直处于高位增长趋势,公司"过度投资"问题引起了管理层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国有股一股独大、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政府监督滞后等现象普遍存在,体现出比较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而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过度投资便是委托代理问题的体现之一。"过度投资"己经成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制约土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的过度投
学位
自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日趋成熟,投资者数目逐年增加。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与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可信度不高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证券市场正常发展的主要矛盾。一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盈余管理现象频繁呈现在公众的眼前,这些现象的发生大大的影响了投资者心中会计信息的地位,无形中给了发展中的中国证券市场沉重
学位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造成的代理问题越来越突显。为降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股东对高管采用了各种激励方式,其中薪酬契约是被广泛采纳的一种激励方式。国外长期以来将薪酬激励视为一项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的公司治理机制。但是管理层薪酬契约是否真的有效?针对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最优契约理论出发进行研究,认为有效的薪酬契约制度可以激励高管以股东利益行事。
学位
品牌资产起源于上个世纪后期,由西方广告学研究者最先提出。在那段时期,世界经济处于萧条期,企业经营环境恶劣,为了维持生存和增加企业利润,价格促销活动成为了最优选择策略,产品价格竞争激烈。有学者研究发现,企业利用价格促销的做法虽然能够解决库存问题和提升销售额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对品牌有着不利影响。为了弥补短期促销手段对企业品牌的负面影响,就需要积分促销这样的长期回报计划维系和提升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和感受。
学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