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接收技术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频分复用(OFDM)能有效性地抑制多径信道的符号间干扰,因此广泛地应用于无线通信中。同时,大量的研究证明OFDM对光通信中的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容忍度较高,也是光通信的关键技术。近年来,随着高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光调制解调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光OFDM速率为40Gb/s甚至100Gb/s的传输速度得以实现。随着对传输速率100Gb/s的需求日益增强,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技术成为未来高速长距离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接收机的设计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光正频分复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光正频分复用系统原理,结构以及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如循环前缀,交织,同步估计与补偿,信道估计技术,并对三种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仿真对比。详细讨论了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接收机的两种形式:直接探测和相干探测。对相干探测系统原理,信道,最佳上下行变换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互调失真分析做了仿真。通过仿真软件完成对直接探测系统和相干探测系统的搭建,并进行系统仿真。在仿真基础上,对直接探测系统和相干探测系统做了对比和性能分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高灵敏度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以实现高速长距离传输。实验中,将10Gbit/s的4QAM调制光OFDM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了50公里,直接探测后得到的星座图和误码率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比了采用雪崩光电二极管和传统的光电二极管(PIN)两种不同的探测方式,发现使用APD探测在对OFDM系统接收的灵敏度方面有5.2dB的提升。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对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与展望。
其他文献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研究探讨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入侵机理,并能够为控制、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2007年4-5月紫茎泽兰种
为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E/gI蛋白,建立PRV抗体快速检测方法.将含有PRV gE、gI基因的质粒pFastBacdual-GP67-gE/gI转化至宿主菌,经位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