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攻坚如火如荼,随之,PPP模式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由于较强的公益性质面临着重建设、轻运营以及项目现金流短缺等诸多问题,阻碍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保证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公益性和商业性平衡、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关于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研究尚未涉及商业模式的相关内容,如何评价项目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程度,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升项目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对项目本身乃至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发展状况和商业模式相关理论,从评价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提升其可持续性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本文基于“三重底线”原则,在“三层商业模式画布”的基础上构建了初级的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之后通过“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科学性地筛选并确定了包含“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的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涉及指标较多,根据云模型难以精确判断各指标可持续性等级的问题,本文将“欧几里德距离”引入“熵权-云模型”,构建了关于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际项目对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实例分析中,将上述构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项目。结果发现一级指标中,经济维度的可持续性等级为一般,环境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可持续性等级为较强;二级指标中,“核心资源、项目价值增值和现金流入”指标的可持续性等级均低于综合可持续性等级;三级指标中,“财政税收增加率、财政支出缩减率、招投标竞争程度”等指标的可持续性等级均低于综合可持续性等级,但实例项目的商业模式“综合可持续性等级”为较强。结果说明“低于综合可持续性等级的相关指标”对项目商业模式的综合可持续性等级做出了“负贡献”。因此,为提升综合可持续性等级,本文提出了“完善并落实PPP项目可持续公共采购、完善PPP项目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