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异位表达某些转录因子,可以将体细胞重编程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s),它能避开ES细胞带来的伦理问题,减少免疫排斥,给自体化干细胞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为遗传性疾病体外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可诱导获得iPS细胞,包括利用各种病毒载体、纯化的重组蛋白质、修饰的RNA分子等。同时研究发现多种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促进iPS的产生,如Vc能加速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促进前体iPS细胞转变成完全重编程的iPS细胞;VPA在重编程过程中,可上调ES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下调MEF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转染系统将Oct4,Sox2,c-Myc和Klf4这4个转录因子导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同时在诱导过程中添加Vc和VPA,最终获得iPS细胞。然后,通过TRA-1-60/TRA-1-81活细胞染色,机械法挑取阳性克隆传代培养。采取形态学、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干细胞表面多潜能标志物染色的方法对传代后的克隆进行初步鉴定。   结果:(1)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包装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可获得较高质量的逆转录病毒;(2)诱导出的克隆在形态上与hES细胞相似,外源基因GFP不表达,经过活细胞染色发现其 TRA-1-60/TRA-1-81有表达,挑取上述克隆传代后,AP染色结果呈阳性,ES细胞表面标志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传至P7代,仍然具有ES样克隆形态。   结论:利用逆转录病毒系统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经初步鉴定可表达多潜能性表面标志物。
其他文献
提升管工艺在石油加工中应用广泛,提升管反应器的模型化是催化裂化/裂解装置稳定操作和生产调优等常需要做的工作。提升管反应器内气固两相存在着流动的不均匀分布。传统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开发时,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推导均是在反应器内流动为一维平推流这一假设条件下进行的,没有考虑流动,因此不能较为准确地模拟提升管反应器。本论文以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小型提升管装置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反应过程的流动反应模型
学位
柳叶红茎黄芩(Scutellariayunnanensis Lévl.var.salicifolifc Sun ex G.H.Hu)为唇形科(Labiacae)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血沟丹,这一变种与原种不同在
目的: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ou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sHLA-G)是妊娠过程中母体耐受胎儿的重要免疫分子,因此sHLA-G被视为重要的非侵入性移植胚胎选择指标。而我们的研
异黄酮是一类分布较广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雌激素样作用、抗肿瘤、作为杀虫剂及抗真菌等作用。但大多数天然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活性较低,因此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