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战争中,随着舰船防护机构逐步完善,反舰武器的毁伤破坏能力受到挑战。反舰导弹作为反舰武器代表,其研制发展受到各方关注。战斗部是反舰导弹的直接杀伤单元,本文选择串联战斗部方案,战斗部前级选用环形装药结构,后级选用半穿甲战斗部,旨在提高反舰战斗部毁伤能力。根据环形装药结构特点,分析并总结了影响环形侵彻体成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设计了截面呈弧-锥形的变壁厚环形药型罩,对该结构成型过程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壁厚变化的设计合理性,突出了弧-锥形截面环形药型罩的优越性。讨论了药型罩曲率半径、锥角、罩顶厚度等因素对环形侵彻体性能的影响。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多因素分析,找出了各因素分别对环形侵彻体稳定性和毁伤能力的关联程度。根据舰船结构特点,将舰船目标等效成多层间隔薄靶。对串联战斗部前级侵彻靶板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环形侵彻体的长距离飞行稳定性,体现了侵彻体在切割孔径方面的优势。设计不同头部形状后级弹丸,建立了后级半穿甲战斗部在不同速度下对多层间隔靶板的侵彻模型。详细研究了弹丸侵彻靶板过程,分析了弹丸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特征。以弹丸侵彻过程承受过载、弹丸飞行姿态、剩余速度等作为参考依据,对比得出了各头部形状弹丸的性能优劣。本文研究了反舰战斗部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反舰串联战斗部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战斗部侵彻目标的仿真研究,为反舰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