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全麻苏醒期是麻醉减浅,病人生理和心理功能逐渐恢复的过程,各种不良刺激或(和)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血液动力学波动或病人躁动等不良后果。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语无伦次、无理性语言、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观察分析表明,各种有害刺激是诱发和加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术后疼痛。开胸手术创伤大,疼痛剧烈,容易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属于一种新的混合受体型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分布于大脑、脑干和延髓的K受体,产生脊髓镇痛,静脉注射后起效快,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呼吸影响轻微.在缓解急性术后疼痛方面比同等剂量的吗啡效果更好。地佐辛作为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对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有较满意的缓解作用,因此地佐辛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中作为术后镇痛药具有较理想的镇痛效果,从而有效的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众多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地佐辛能安全、有效的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但地佐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地佐辛在预防开胸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年龄30-65岁、体重50~80kg、ASA I~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3组患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的麻醉方法,常规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予麻醉机机械通气,并静脉微量泵泵入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约手术结束前20min I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m1,Ⅱ组静注地佐辛2.5mg,Ⅲ组静注地佐辛5mg。术后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样饱和度的变化;评估比较3组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3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min)、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mmin)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 HR、MAP、SPO2变化的情况。手术结束时三组患者的HR、MAPIII组与Ⅰ、Ⅱ组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拔管时、拔管后10 mmin的HR、MAPIII组与Ⅰ、Ⅱ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Ⅲ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均小于Ⅰ、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Ⅲ组小于Ⅰ、Ⅱ两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的全麻开胸手术结束前约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使病人在苏醒期血液动力学趋于稳定,病人更舒适,不影响拔管时间,有助于降低术后PCIA舒芬太尼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