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多种建筑因素关系的解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几年中国建筑界逐步走向世界,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人们开始对中国能否出现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牢牢抓住中国的根,中国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才能大有作为。中国建筑创作不应该是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甚至更优秀的东西,来引领世界。中国建筑师已从日本建筑师,印度建筑师,拉美建筑师,甚至是欧美建筑师那里得到了启示,将地域文化加入到建筑创作中来,让其影响建筑创作,但如何影响,影响的原则,实践中如何操作,都是应该好好总结的地方。因此,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这一课题,相应而生。 本文旨在得出一个有参考价值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方法理念,即有助于当代建筑师理解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和设计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的建筑的方法论。该方法论可以简明得概括为:在对地域文化深入解读的基础上,用多元化的建筑形式语言及设计理念来探讨中国建筑创作当中的空间本质问题。 文章在对国内外建筑界的现状,西方建筑学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和我国近代以来地域文化在建筑创作领域的影响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得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历史基础和判断标准之后,通过对与地域建筑有关的理论和建筑史上典型事例的分析,得出了“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的方法理念。接着进一步澄清了该方法理念与多种建筑因素的关系,使得该理念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时将地域建筑扩充到一个广阔的天地里,达到新的高度。最后提出该方法理念的空间创作模式,以期更明确的应用于设计实践。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建筑遗产丰富。目前我国城市更新中普遍存在对历史建筑和街区的漠视与破坏的问题,尤其是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外围的建筑控制区。成都市在历史建筑和街区的改造
目前苏南地区正处于快速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关系正在转型,一体化趋势逐渐显现。辛庄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区规模扩展,是苏南众多小城镇发展中的典型案例。通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资源,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离远的今天,城市像一座巨大的工厂,建筑在“流水线”上以快不可及的速度被批量生产,我们看见水乡倩影的江南,山势回转的岭南,雄险幽秀的巴蜀等被如出一辙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提高了要求,文化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心是基于剧场、博物馆、音乐厅及电影院等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第三产业崛起,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其规模也已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带动了大量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山岳型风景区作为自然风
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我国大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市区人口和产业不断聚集,形成了城市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发
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简称文整会)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古建筑修缮保护机构,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机构几经变迁,1990年与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合并成为中国文物研究所。在
学位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2006年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区地位一跃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