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血浆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和变化,并探讨其对短期预后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13±15.22)岁,入院时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II级组13例,心功能Ⅲ级组39例,心功能Ⅳ级组28例。另外同期收取我院正常体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入院后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心脏彩超数据和NT-proBNP等数据,并留取外周血,分离上清液后-20℃保存,采用ELISA方法测定sST2浓度。实验组分别测定入院时及治疗好转后sST2、NT-proBNP、CRP水平,对照组仅测定入院时上诉标志物水平。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半年,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再住院等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采用SPSS2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心衰组患者入院sST2、NT-proBNP、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治疗好转后sST2、NT-proBNP、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出院sST2、NT-proBNP水平较入院有所下降(P<0.05),而CRP在住院治疗期间变化不明显。
2、经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sST2与CRP、NT-proBNP、LVEDD和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9、0.537、0.212、0.449,P均<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29,P<0.01),年龄、性别与sST2无明显相关性,P>0.05。
3、事件组入院NT-proBNP、sST2水平较非事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RP两组无明显差别;事件组出院NT-proBNP、sST2、CRP水平均较非事件组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正规心衰治疗后,非事件组患者出院当天NT-proBNP、sST2较入院时水平明显下降,而CRP在治疗过程中变化仍不明显;事件组出院当天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而sST2、CRP则变化不明显。
4、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密度脂蛋白、出院NT-proBNP浓度、出院sST2浓度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低密度脂蛋白、出院NT-proBNP浓度、出院sST2浓度是慢性心衰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5、通过ROC曲线分析,与入院水平相比,出院时各标志物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sST2预测能力与NT-proBNP相当,三者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标志物预测价值。
结论:
1、慢性心衰患者血浆sST2、NT-proBNP及CRP水平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2、血浆sST2水平与NT-proBNP、CRP、LV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
3、经正规治疗后,血浆sST2、NT-proBNP水平较入院相比明显降低,CRP变化不明显。
4、出院sST2、CRP、NT-proBNP水平均能预测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能力,sST2预测能力与NT-proBNP相当,三者联合预测能力高于单一标志物预测能力。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血浆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和变化,并探讨其对短期预后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13±15.22)岁,入院时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II级组13例,心功能Ⅲ级组39例,心功能Ⅳ级组28例。另外同期收取我院正常体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入院后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心脏彩超数据和NT-proBNP等数据,并留取外周血,分离上清液后-20℃保存,采用ELISA方法测定sST2浓度。实验组分别测定入院时及治疗好转后sST2、NT-proBNP、CRP水平,对照组仅测定入院时上诉标志物水平。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半年,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再住院等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采用SPSS2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心衰组患者入院sST2、NT-proBNP、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治疗好转后sST2、NT-proBNP、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出院sST2、NT-proBNP水平较入院有所下降(P<0.05),而CRP在住院治疗期间变化不明显。
2、经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sST2与CRP、NT-proBNP、LVEDD和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9、0.537、0.212、0.449,P均<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29,P<0.01),年龄、性别与sST2无明显相关性,P>0.05。
3、事件组入院NT-proBNP、sST2水平较非事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RP两组无明显差别;事件组出院NT-proBNP、sST2、CRP水平均较非事件组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正规心衰治疗后,非事件组患者出院当天NT-proBNP、sST2较入院时水平明显下降,而CRP在治疗过程中变化仍不明显;事件组出院当天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而sST2、CRP则变化不明显。
4、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密度脂蛋白、出院NT-proBNP浓度、出院sST2浓度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低密度脂蛋白、出院NT-proBNP浓度、出院sST2浓度是慢性心衰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5、通过ROC曲线分析,与入院水平相比,出院时各标志物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sST2预测能力与NT-proBNP相当,三者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标志物预测价值。
结论:
1、慢性心衰患者血浆sST2、NT-proBNP及CRP水平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2、血浆sST2水平与NT-proBNP、CRP、LV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
3、经正规治疗后,血浆sST2、NT-proBNP水平较入院相比明显降低,CRP变化不明显。
4、出院sST2、CRP、NT-proBNP水平均能预测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能力,sST2预测能力与NT-proBNP相当,三者联合预测能力高于单一标志物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