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知识转移的校企合作一直是产学研合作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校企合作的价值目标与知识转移活动有机结合,建立校企合作的“双目标-五阶段”模型,从合作目标和合作过程双重视角阐明校企合作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合作技术和商业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合作条件及策略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得到校企合作条件与合作成功概率(预期绩效)关系的若干假设;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调研实证,验证模型推导部分提出的基本假设,本文所得到的相关理论结论和经验证据为高校、企业合作策略选择,特别是政府部门促进产学研合作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第一,全面梳理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知识转移视角下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采取理论模型推导与案例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的具体方案,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框架。第二,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构建知识转移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双目标-五阶段”模型,阐明校企合作的技术目标和商业目标,详述了态势分析、确定议题、项目启动、成果交付和项目评估等五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机制等。第三,以“双目标-五阶段”模型为基础,构建高校-企业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高校和企业合作博弈过程中的条件及动态合作策略选择;进一步通过模型推导得出校企双方目标选择、资源条件、增值空间、资源工作效率等条件与校企合作成功概率(校企合作预期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为经验研究提供待检验的命题假设。第四,以沈鼓-大工、瓮福-川大两个典型的校企合作案例为基础,通过理论和方法阐述、实地调研和分析、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系统阐述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策略选择机制,得出相关合作条件与校企合作成功概率之间的关系,初步验证了理论模型推导得出的命题假设。第五,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库查询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企业和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以校企合作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校企合作目标一致性、资源匹配性、增值空间和资源效率等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合作条件变量与合作成功概率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本文提出的命题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