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革命、战争、运动、建设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坎坷命运,但历史没有中断它的发展进程,它还在不断地创造和更新。中国画这一中国文化的表征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沉浮,大致可归纳为:“被否定—被认可—被否定—被重新认识并焕发新的魅力”的过程。到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画坛亦呈现出一派繁荣。王憨山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画家。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画家一样,他经历了建国前的全民族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压抑,又迎来了艺术自由创作的春天。他接受过正规的学院教育,有着较强的绘画基本功。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他的艺术中彰显的与众不同、无与伦比的个性创造。他的艺术是从传统中来,又有现代感,是独立于传统和潮流之外的。这种突显的个性创造的形成原因除了他的个性以外,还与他所处的二十世纪大的文化艺术环境有关、与他所处的湖湘文化环境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幼年时在家就临摹了《芥子园画谱》,尔后,就读于南京美专,师从高希舜先生,练就了扎实的写实基本功和较强的造型能力。随后,又在潘天寿先生的门下学习写意花鸟画。然而,他的生活和艺术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5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历史、生活、个性等种种原因,他的艺术创作被耽误和中断了30年。直到80年代初他才重新拿起画笔从事花鸟画创作。长期的农村生活造就了他农民般的质朴和率真,他笔下的物象也是农村常见的事物。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个农民画家,有人说他是文人画家,两种评价都有失偏颇。与农民画家的画相比,他的画更精练、更生动、更有文气、更富有表现力。与文人画家的作品相比,他的画又多了一份质朴、群众性和平易近人的品质。广州美院教授李正天说:“放在世界文明史上来看王老的画,基本上是取中国文人画传统里质朴、清新、刚健的一面。这一个特点,也是现代人们所希望,也是中国太需要的一种创世纪的精神。”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现代意识,使他能够在20世纪最后20年在画坛上戛戛独造。他的身份始终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下的文化人。对他的研究应该持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并将其在文学、绘画、书法等方面的成就综合起来考察。本文重在对王憨山后天形成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的研究,当然也会涉及到他先天的气质和个性特点。王憨山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花鸟画领域,在他之前,花鸟画领域已经矗立着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三座高峰,要想有所作为,可谓难上加难。没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创新精神、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和艺术家强烈的责任感是很难成功的,而王憨山却在以情趣取胜的花鸟画领域中,以干笔浓墨和赭石相结合的方法,使大写意花鸟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让人耳目一新。王憨山离开我们已经有8年了,他的影响将不会停止,他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将无限地延伸下去。他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启示,促使我们继续思考中国画怎么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