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辅助性T细胞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xj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体内抗血小板抗体增多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导致的出血为特点。ITP所致的出血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任何年龄层均可发病,儿童、成人发病无差别。ITP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等,都效果短暂,难以达到理想的长期缓解。激素作为治疗成人ITP的首选用药,虽然有效率达70%~80%,但长期缓解率仅有46.15%.Cohen等调查发现血小板低于30×109/L的ITP患者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有1.62%~3.89%,使得ITP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低于癌症患者。因此,研究ITP的发病机制并展开有效的靶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   传统观念认为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和成熟产生多种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是ITP发病的中心机制。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D4+T细胞异常所致的免疫调节机制异常可能才是ITP发病的始动因素。CD4+T细胞通过其亚群功能和亚群数量比例的异常,向B细胞提供异常辅助信号,致使B细胞病理性激活,参与到ITP发病的体液免疫反应中。   根据CD4+T淋巴细胞表型和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将其分为Th1、Th2、Th17、Tfh和Treg细胞亚群。其中,Th1细胞可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h2细胞可增强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Th17细胞可介导炎性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和肿瘤等的进展;Treg细胞能抑制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及自身抗体的产生。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在ITP患者Th1/Th2比例高(主要是由于Th2细胞减少所致)、Treg细胞数量减少[1],这表明ITP患者的CD4+T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存在异常。   方法:本实验通过应用RQ-PCR和ELISA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初次诊断的ITP患者40例,设为初治组;38例患者经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认定为治疗完全反应组。其中12例应用标准治疗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16例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10例应用激素合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经正规治疗后复发者10例,设为复发组;选取与其性别年龄相当的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PQ-PCR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PBMC)中Bcl-6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1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1、Bcl-6mRNA的表达情况   RQ-PCR结果显示:外周血PBMC中Bcl-6mRNA在初治组、完全反应组、复发组、正常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3.83±1.00)、(2.09±0.74)、(3.42±0.64)和(1.04±0.41)。所有ITP患者Bcl-6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cl-6mRNA水平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患者Bcl-6mRNA又升高,表达水平与初治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完全反应组中,应用标准治疗量激素治疗、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激素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后Bcl-6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2.11±0.69)、(1.97±0.86)、(2.24±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2、IL-21蛋白的表达情况   ELISA显示:初治组、完全反应组、复发组、正常对照组的IL-21蛋白的含量是:(167.37±14.20)pg/ml、(121.93±9.96)pg/ml、(163.47±10.84)pg/ml和(91.00±33.09)pg/ml。所有ITP患者血清中IL-21蛋白的含量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IL-21水平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患者IL-21又升高,表达水平与初治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完全反应组中,应用标准治疗量激素治疗、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激素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后IL-21蛋白含量分别是(123.08±9.51)pg/ml、(122.31±11.22)pg/ml、(119.66±18.63)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3、ITP患者PBMC中Bcl-6mRNA的表达量与血清中IL-21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初治组ITP患者Bcl-6mRNA的表达量和血清中IL-2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10,p=0.001)复发组Tfh细胞Bcl-6mRNA的表达量和血清中IL-21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γ=0.355,P=0.434)。   4、ITP患者血小板水平与Bcl-6mRNA及IL-21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初治组和复发组血小板计数与外周血PBMC中Bcl-6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r=0.202,P=0.231;r=0.097,P=0.903)。初治组和复发组血小板计数与血清中IL-21的含量均无相关性(r=0.059,P=0.730;r=0.869,P=0.131)。   结论:   1、在ITP患者,PBMC中高表达Bcl-6mRNA说明Tfh细胞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   2、Tfh细胞可能通过其主要效应因子IL-21的高表达诱导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ITP患者体液免疫反应的激活。   3、大剂量激素可能抑制了Tfh细胞向滤泡迁移,进而抑制B细胞过度活化,减少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cells,hUC-MSCs)及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培养和体外传代扩增,探讨通过氯化钴模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缺氧环境及高
内脂素(visfatin)是一种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和代谢功能,研究表明内脂素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确切机制尚不明确。PPARγ(过
最新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出炉 清华北大分列第35、45位  2013年3月4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新一期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前三甲分别是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内地有两所大学入围百强,分别是名列第35位的清华大学和名列第45位的北京大学,但和去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亚洲排名最高的是第9位的日本东京大学。从国家来看,前百名高校中,美国有43所,随后是英国9所、澳大利亚6
期刊
一位27岁成为玛格南提名成员的年轻人,在这里和我们谈起他在战地新闻摄影生涯中的起起伏伏。  手持机枪的疯子、骚乱的暴民、辐射的威胁,这些事物都足以让人闻风丧胆,不过对于玛格南的摄影记者多米尼克来说,这份工作最麻烦的地方还不是这些,而是它的“充满变数”。  “我经常忍不住思索应该在哪里扎根,我应该在这里吗?我应该在那里吗?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他解释道,“这样的不确定性会时刻给你敲响警钟。”  很多
期刊
目的: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角化细胞过度增生为特征。青年多见,冬季多见。表皮过度增生、真皮层血管显著扩张及以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的浸润是银屑病的三个组织学特征。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1]。根据其临床特征,一般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四种类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约占90%。目前研究认识到银屑病不只侵犯皮肤还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