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从1996年10月光大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亚洲开发银行以来,已有19年历史。2003年,我国银监会希望推动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市场完全对外资开放,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的地域、业务等限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针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对商业银行治理绩效的研究层出不穷,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的一般理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战略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的相关理论。选取24家商业银行2003-2013年的数据,将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零售业务比重、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成本收入比、人均营业收入、不良贷款率、平均资产收益率、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这些指标作为因变量,来衡量银行的治理绩效,用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数量、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总和、境外战略投资者累计持股时间、第一大境外战略投资者相对持股比例作为自变量,总资产对数、贷款占总资产比例这两个指标来作为控制变量,构建模型,考察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治理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并不完全正相关,有的甚至出现负相关。进一步运用主成分法,构建综合绩效评分指标,探究各自变量对治理绩效的总体影响,发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但也应该注意到,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积极影响的同时,所引起的问题,本文的最后,也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