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在乳腺癌中增加抗雌激素治疗的敏感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非诺贝特在乳腺癌中增加抗雌激素治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Cell count kit-8, CCK-8)检测对照组、非诺贝特单药组、抗雌激素药物单药组和两药联合组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四组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例和细胞周期分布比例,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通路蛋白水平。结果:1.非诺贝特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中能增加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和氟维司群)的敏感性。在ER阳性的两株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T47D中,抗雌激素药物和非诺贝特联合组的细胞明显较两个单药组细胞活力低。使用Comsyn软件计算不同浓度联合作用下的CI(Combination index)值均<0.9,提示非诺贝特和抗雌激素药物有协同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更直观地显示了非诺贝特的增敏作用。2.非诺贝特对抗雌激素药物的增敏作用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alpha, PPAR-α)非依赖的。在对照组,非诺贝特单药组,抗雌激素药物单药组和两药联合组中加入5μM的PPAR-a特异性抑制剂GW6471后,非诺贝特对抗雌激素药物的增敏作用仍存在,且CI值<0.9。3.在MCF-7细胞中,非诺贝特和抗雌激素药物联合组出现较明显G0/G1期细胞阻滞,且该期细胞较两个单药组明显升高,其中单药组和TAM联合非诺贝特组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为43.2%、49.8%和62.2%,单药组和氟维司群联合非诺贝特组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为25.2%、20.8%和31.9%。同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4, CDK4)和CDK6的表达水平下调;p21、p27/Kip1的表达水平上调。4.非诺贝特和抗雌激素药物联合组的细胞凋亡比例较单药组的升高,其中单药组和TAM联合非诺贝特组的凋亡细胞比例为7.1%、10.7%和18.3%,单药组和氟维司群联合非诺贝特组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为12.6%、14.7%和24.3%。Bad、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下调。5.非诺贝特和抗雌激素药物的协同作用也可能和自噬相关。pmTOR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调,LC3B Ⅱ/LC3B Ⅰ的蛋白水平上调。自噬抑制剂氯喹可逆转联合组的协同作用。结论:非诺贝特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株中能增加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和氟维司群)的敏感性,其增敏作用是PPAR-a非依赖的。非诺贝特的增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G0/G1期阻滞、凋亡和自噬有关。
其他文献
《刑法》第17条第四款规定的针对免于刑事处罚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两种处遇措施,应当优先于刑事处罚而成为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首选办法。具体在家庭管束中应防止家庭本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双杆钢管杆中的方形法兰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模型单元的选择、螺栓预紧力的施加、接触单元的设置等问题。研究了方管厚度、法兰板厚度、肋板
法律条文中的"的"字结构及其句法环境的句法格式为"NP1+VP1+的,+NP2+VP2"。这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模式"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制裁"是一致的。根据该句法格式中"NP1"、"NP2"的省略情况以及"的"字
名称与分类地位鲈鱼Lateolabrax japomicus(Cuvier et Valenciennes)系属鲈形目,鮨科,鲈属。地方名:青寨、花寨,花鲈。
阴极电泳涂层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在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防腐上有广泛的应用,电泳生产线不论大小均存在着电泳漆和清洗水的回收和排放问题,为了实现电泳漆和电泳漆清洗水的在线
目的:了解滕州市食管癌患病情况,探讨内镜表现与病理特征改变及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相关性,进而提高早期食管癌靶向活检准确率,对食管癌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方法
本文提出了钢管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使用范围,通过对钢管杆的设计实践和经济比较,并根据施工和运行反馈的信息,简单论述钢管杆的特点及各种应用范围。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装艺术面临着包装理念、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挑战,这从某种程度上推动着包装艺术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技术、新观念。该文从新媒体时代包装设计的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miR-133b在胃癌中低表达,且能够调控下游基因SLC6A1的表达。本课题研究SLC6A1 mRNA在人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SLC6A1 mRNA及蛋白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瓮安事件”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了,当地的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善后事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相关责任人也依法受到了处理。但“瓮安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