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研究药用真菌猪苓菌核的发育机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苓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地下部分的菌核即中药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目前,对于猪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核的栽培技术、菌丝的培养与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和药理活性、人工培养菌丝形成菌核的生理条件和分子机制等方面。但是由于猪苓菌核发育历程缓慢,且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对严苛,猪苓菌核的发育研究一直停留在结构和发育史、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其发育历程和代谢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通过对黑苓表皮黑色素的提取纯化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确定了菌核发育中表皮颜色变化的原因是黑色素的沉积,并通过对猪苓不同时期菌核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挑选出影响猪苓菌核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和代谢途径,初步阐明了猪苓菌核的发育历程和代谢过程的分子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从黑苓表皮中提取纯化了黑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在酸性溶液中沉淀,溶于碱性溶液;不具有鞣质和黄酮类物质的特性,能被氧化剂漂白,含有大量酚羟基;在200-800nm范围内,吸光值随波长增加呈指数型下降,以波长对吸光值取对数作图,斜率为负数;具有-OH、脂肪族-CH、芳香环中C=C和C=N骨架、羧酸外C=O、COO-等官能团。以上均为黑色素的共性。另外,黑色素对温度不敏感,对光照敏感,pH增大对其具有增色效应,低pH和冷冻对其具有减色效应;能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还原能力。综上,确定了猪苓菌核发育过程中表皮颜色变化的原因是黑色素的沉积。2.对白苓(BL)、灰苓(GL)和黑苓(HL)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87 381 230个clean reads,包含88.12Gb的核苷酸序列。对序列进行拼接组装,共得到85 235条unigene。根据DEGs的富集结果,发现白苓时期的有氧呼吸相对于灰苓和黑苓表达较弱,电子转移相关的黄素蛋白脱氢酶活性降低,推测白苓在自然环境下由于受到温差等环境刺激,导致自身形成氧化应激状态。筛选出发育相关的DEGs,进一步推测BL通过高表达膜转运蛋白和麦角甾醇,保证机体活跃的物质交换、信息传递以及能量的生成与输出;通过高表达WD40蛋白,启动自身防御机制。在GL和HL中,通过上调表达小G蛋白RhoA和CYP450以及苯丙烷代谢,实现丝状菌丝的极性生长和形态发育;并且黑色素、1,3-β-葡聚糖和几丁质也随着猪苓菌核的发育而合成,实现猪苓菌核表皮颜色的黑化和细胞壁的加厚。3.对BL、GL和HL的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发育的成熟,多糖含量和麦角甾醇含量逐渐增加,但累计率降低。筛选到参与多糖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包括HK、TNV、GPI、pgm、MPI、galU、UDGH、UXS1和GSase48等,大部分酶分布在多糖合成的上游途径,形成关键中间产物,推测猪苓多糖在菌核发育前期快速合成,随着发育成熟,合成速率降低;同样的,麦角甾醇合成酶ERG4和ERG5均下调表达,推测发育早期为响应外界刺激,加速合成麦角甾醇,以确保细胞膜行使物质跨膜运输的正常功能。这个结果为进一步解析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的合成途径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正>时下,台湾综艺节目通过电脑网络等渠道广泛地登陆大陆市场,并在年轻一代中刮起了风靡一时的“台湾风”。台湾综艺节目的人气之所以如此旺盛,不仅是由于其新颖活泼的节目
<正> 西安事变发生后,当时身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正在南京,参加了国民党政府处理事变的工作。在有关他的档案(包括日记在内)中,对此有所记述。尽管所记不够系统完整
在课标实施后,实行实践性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对抽象知识形成感性认识以及提高探究动手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交通体系的完善,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度提高,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高效的同时,也因交通事故给人们生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的“维生素”和“生长素”。在不同室外场所,已经被广泛用作室外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而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还局限在控制污染物的标准上,作为正面评价
本文所研究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是用来帮助由于脑卒中等造成神经中枢损伤导致下肢瘫痪时患者进行下肢康复治疗训练的设备。训练中,由于患者下肢不能完全承受自身重量,减
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有效运用在网球比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球技术上,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发球的力量、旋转、角度、落点准确性的控制等方面尤为突出。接发球技术上,则体现为
黑川纪章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其设计作品遍布日本和世界其他城市,他提出的"共生"理论更是影响了几代学人。在其事业处于巅峰的1980年代,黑川纪章来到中国,开启了他在中国20年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海量信息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大量不实信息以及似是而非的观点的影响。这些信息小则引起思想混乱,大则扰乱公共秩序。由于近年来微博等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