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治理与自主性治理:法律环境、公司特征的交互效应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为一种差异化的存在,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国家和个体两个层面之间,前者表现为治理模式的差异,后者则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治理模式的相互比较以及是否趋同等,而目前对于公司层面治理差异的研究正大量出现,主要以公司治理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研究为主,尽管有少量的研究开始关注公司治理安排背后的动力和机制,但这一些文献没有区分公司遵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治理”和合规基础上自主改善治理状况的“自主性治理”,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引进了“强制性治理”和“自主性治理”的核心概念,并对影响公司治理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我们首先通过建立一个企业家模型揭示了法律环境以及公司特征对公司强制性和自主性治理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法律环境对公司的强制和自主性治理有重要的影响,但同时融资依赖也会对强制性治理有显著影响,而代理成本、融资依赖会改变公司的自主性治理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证监会2007年对我国上市公司所作的公司治理专项调查数据构建了强制性和自主性治理指数及各自的六个分指数,实证分析了法律环境、融资依赖和代理成本对强制性、自主性治理总指数和各个分指数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法律环境和公司特征会交互的影响公司治理。地区的法律水平是影响强制性治理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会因为融资依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处于法律环境较差地区的公司越愿意遵守准则,实施强制性治理,而且对于自有资金充足的公司而言,这种愿望会更强烈,这主要是因为强制性法律的存在会使得投资者的最低自有资金限制相应的减少,而且会使得企业家获得一部分额外的利润。对自主性治理而言,除了法律水平之外,代理成本以及融资依赖的大小也是关键的影响变量,法律环境较好的公司自主改进治理的愿望也较强烈,代理成本越小的企业也越愿意自主的实施治理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并不受到法律环境的改变而有所不同;然而融资依赖较高的公司可能不愿意实施自主性治理,但如果同时其代理成本较大则会愿意自主地改善治理;总体而言尽管融资依赖对于自主性治理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要远小于代理成本。进一步深入到各个分指数的回归分析证实了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而稳健的作用,而影响各个分指数的因素则存在差异,但强制性治理的差异较小;强制性治理方面,除了董事会和透明度治理的结果之外都与总指数相一致,而自主性治理方面除了股东大会治理之外都与总指数不一致,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推动强制性治理和自主性治理的主体不同造成的,并且从结果来看公司的强制性治理主要是由董事会主导,而自主性治理则主要是由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来主动的实施,各个主体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实施对不同机制的治理。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不断改革,2005年7月,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年5月,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波动
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洪水、地震、雪灾等都导致环境严重受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在自然灾害中最先受到冲击的产业就是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旅游业对自然资源的依
PM10和PM2.5是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其成分复杂,来源不清。采用扫描电镜和离子色谱研究了乌鲁木齐市2015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显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