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受外界温度、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等的影响,其品质不断变化。基于粮食自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通过储粮设施的外围结构传到进入到储粮仓库内,进而影响库内粮食温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受外界温度、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等的影响,其品质不断变化。基于粮食自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通过储粮设施的外围结构传到进入到储粮仓库内,进而影响库内粮食温度变化,由于不同方位粮库的外围建筑受光照时间和强度不同,以及和粮食表面积的不同,在粮堆内部温度变化往往形成温度梯度。特别是在高温环境影响下,稻谷品质劣变速度加快。低温储粮被公认为一种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的储藏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寻找一个既能实现低温储粮,又能效益最大化的途径,对于粮食加工企业有着重要意义。1、对比了同一年产的稻谷在不同的温度储藏条件下,稻谷温度、糊化特性、脂肪酸值和稻谷食味值的变化。从五月至九月下旬,定期检查实验仓和对照仓内稻谷温度的变化,检测稻谷糊化特性和脂肪酸值,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稻谷食味值。结果表明,在实验仓,稻谷的平均温度在20℃以内,处于一种准低温的储藏环境,而没有采用空调制冷的对照仓,仓库稻谷的平均温度较高,最高温度超过30℃,使稻谷处于高温环境,加快了稻谷品质劣变;在实验仓内稻谷的糊化特性和脂肪酸值变化程度较小,而对照仓内稻谷的糊化特性和脂肪酸值变动程度较大。2、在试验仓内,因稻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90天后稻谷的脂肪酸值从最初的13.1 KOHmg/100g变为13.8 KOHmg/100g。稻谷加工大米时,具有明显的米香味。但90天后对照仓内稻谷的脂肪酸值从最初的13.2 KOHmg/100g升至25 KOHmg/100g,按照国家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已经处于轻度不宜储存的临界值。3、经过一个夏季高温,实验仓内的稻谷仍处于适宜储藏的状态,而对照仓内稻谷的品质已处于不适宜继续储藏的状态。实验仓内稻谷在加工成大米时有明显的米香味,煮饭时可闻到新米香味。经过准低温仓储的稻谷,在经过一个夏季高温后,大米的食味品质变化在5分以内,而对照仓内稻谷的食味值变化范围近10分,从食味品质角度看,已下降一个等级。
其他文献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塑造优质的旅游形象成为各旅游地竞争的关键。山海关景区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秦皇岛市的龙头景区。随着党中央不断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号召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坚定文化自信,长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关于以长城为资源的景区旅游形象的研究相对甚少,学术界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即需求方视角研究旅游形象,但旅游供给方对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有重要的影响。从旅游者角度所感知的形象与塑造者打造的形象的比较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要保教并重,保育员也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引领者,担负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可见,保育员在幼儿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保育员的专业
互联网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时代资源和全新平台。本文研究"互联网+党建"平台——学习强国APP用户体验,分析学习强国APP体验传导、用户感知,旨在探讨"互联网+党建"平台用户
一氧化氮(NO)是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化学性质不稳定,生物半衰期仅5秒左右,可被氧自由基、血红蛋白及氢醌等灭活,在有氧条件下,分解为硝酸、亚硝酸的无机化合物,NO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
分析了华能营口电厂2台6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下水冷壁在不同负荷下的出口工质温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500 MW以上负荷时,锅炉各墙下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分布呈现非对称的“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医护合作水平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制的急诊护士医护合作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市9所二级以上
为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安全、实用”水利网信发展总要求,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十分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管理复杂、施工信
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缺血性、神经性和神经缺血性病变,会导致足部出现不同程度感染、溃疡、坏疽,并增加截肢风险,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可导致患者
本研究以洪湖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考察与调研,通过洪湖健康评估体系,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社会服务五个方面剖析洪湖的健康状态,以综合指标加权赋分法分析目前洪湖的健康现状,并以影响洪湖健康的关键因素——水质为切入点,利用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水质监测数据等,运用水文分析、空间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洪湖水质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纷纷在各大网络平台开展起了在线教学。翻转课堂是对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的变革,其重新调整了学生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