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地区是当今最发达的全球性旅游带,发达国家的海滩旅游已经非常成熟。我国海滩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海滩旅游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海滩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环境影响,对沙滩潮间带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类群,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监测和评价沙滩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可以反映游憩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程度。2012年福建省东山县接待游客231.9万人次,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16.2亿元,增长59.6%。2013年2月,入选全国首批12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随着滨海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东山岛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研究游憩活动对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揭示游憩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变化规律,旨在为游憩生态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和内容,为东山岛沙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指导和建议。本文于2012年7月、2012年12月、2013年7月及2013年12月,采用样地调查法进行采样调查。在马銮湾、金銮湾及乌礁湾沙滩设置取样断面,其中选择马銮湾设置1个取样断面(S1),金銮湾设置2个取样断面(S2、S3),在乌礁湾设置对照取样断面(S4)。依据东山岛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和本研究现场统计的游憩者数据,确定S1、S2、S3分别代表重度、中度、轻度不同强度的游憩干扰区,S4为对照区。运用数理统计法(单变量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游憩人数对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等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1)各区域采样的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分布中,对照区S4物种数最多,为9种,分别是:斧蛤(Donax cuneatus)、鲳螺(Umbonium vestiarium)、长吻吻沙蚕(Glycera chirori Izuka)、弯螯活额寄居蟹(Diogenes deflectomanus)、痕掌沙蟹(Ocypode stimpsoni)、蝉蟹(Hippa sp)、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红线黎明蟹(Matuta planipes)。采样区物种的分布存在差异。S1区域未见有长吻吻沙蚕、等边浅蛤、文蛤和红线黎明蟹分布,S2区域未见有等边浅蛤、文蛤和红线黎明蟹分布,S3区域未见有蝉蟹和红线黎明蟹分布。(2)各区域采样的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均是对照区>轻度游憩区>中度游憩区>重度游憩区,以上生态学变量值对照区与中度游憩区、重度游憩区存在较大差异,与轻度游憩区差异不大。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受游憩干扰的程度存在差异,游憩活动强度越大,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等生态学变量值越小。(3)2012年7月、2013年7月采样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等变量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均匀度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游憩人数与物种数、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生态学变量呈显著性(P<0.05),负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游憩人数的增加,上述生态学变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由于均匀度指数受物种个体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故游憩人数与均匀度指数相关程度极小,不显著(P>0.05)。水温、pH值、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对以上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参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游憩人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等生态学变量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游憩人数、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均匀度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4)与历史资料比较,90年代初采样的物种数为24种(软体动物3种、节肢动物12种、环节动物3种、棘皮动物有5种、其他类动物1种),而在本次调查中仅发现9种,且未发现棘皮动物和其他类动物。软体动物由原来的3种增至4种;节肢动物由12种减至4种;环节动物由3种减至1种。种类及物种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山岛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受游憩活动干扰,群落在过去20多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实施物种人工增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与环境教育;加强对沙滩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沙滩景区进行客流量控制等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对东山岛沙滩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