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传统哲学是“世界观”哲学,它以主客二分为前提对世界进行直观。古代宇宙论哲学把人作为宇宙总体的一部分,通过对世界本质的直接断言宋理解人自身;近代哲学以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前提的自觉为条件,而把人自身作为认识主体进行反思。 世界观视域中的西方传统人学的共同特点是:人学建立在对世界的解释上。把人当作客观对象来考察,不考察人自身对他的存在的关系。不是把人还原为精神,就是把人还原为自然物存在,或者是两者二元论的结合。它们只是追问人“是什么”,而不去追问人“如何存在”.它们都对人作了实体性的理解,把人理解为具有自在本质的现成存在者,并以知性范畴来规定人的存在。这种考察方式的结果是,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都成了外在的、偶然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对传统人学的这些缺点已开始有所克服,但最终仍不能超出世界观哲学的局限。总之,传统人学总是通过与其它存在者相类比的方式来理解人,并没有把人与其它存在者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但人根本上不是一个混杂在其他存在者中的一个现成的东西,人就是人自身,对人不能以规定现成存在者的方式加以规定。传统入学所认识的人都不是真实的人,而是对人的抽象。马克思开始突破了传统人学的认识论视城,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的感性的生存活动来理解人,克服了对人的实体主义理解,实现了西方入学思想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不但实现了入学视域的根本转变,而且对人的具体存在方式做了深刻的阐释。马克思的人学革命(也同时是哲学革命)的意义在马克思之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甚至还被误解。海德格尔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人的存在(此在)进行生存论分析,建立了基础存在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马克思的一个积极回应。海德格尔把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的原则明确提了出来,对这些原则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和深入的论证。而且,海德格尔对人的具体存在机制的阐释与马克思是非常一致或接近的。通过海德格尔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革命性意义;反过来,通过马克思也可以使我们发现海德格尔思想所具有的局限性。 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马克思与海德尔实现的人学视城的转变,即从传统认识论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