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安徽省农村金融改革主要是在外部力量主导下进行的,没有真正从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出发,只是简单的金融机构调整,这实际上造成了现在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开放、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从而出现了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内生金融的优势,以弥补外生金融的不足;提高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效率,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以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农村内生金融的典型代表——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章将从外生金融和内生金融等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农村金融相关理论开始,通过对理论的概述,总结出指导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将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其具有的互助性、风险可控性等特征;然后分三个阶段对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总结出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促进其迈入良性发展轨道提供重要的借鉴。 第三章将重点从安徽省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现状、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关系型信用特征以及农民资金需求的特点等方面分析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存在的内生必然性,并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第四章首先将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并根据调研的情况选取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相对较好的太湖县银山资金互助社作为典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总结出目前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存在的诸如法律地位、范围经济、行政干预、收入分配以及融资难等问题,为下一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第五章将从确认新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法律地位、推进农民信用合作与专业合作的一体化建设,发挥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信用与经济的双重作用、探讨商业性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以及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协调机制、坚持区域内部性,有效控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规模,实现“范围经济”、避免对资金互助组织的行政干预问题等方面提出促进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总之,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大量的数据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阐述,认为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内生于安徽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最终尽力达到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丰富农村金融理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