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字句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句式,也是外国学生最早学习接触到的汉语句式,但是,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的正确率并不高,经常出现偏误。笔者通过查阅和梳理前面学者对“有”字句的研究情况,确定了“有”字句的范围和下位句式,随后,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的偏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类,得出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的偏误类型,接着探讨分析导致泰国学生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偏误特点和偏误原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和学习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有”字句的教与学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一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有”字句本体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有”字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从偏误分析理论出发,通过整理泰国学生的作文语料,查找出与汉语“有”字句相关的句式,甄别偏误句式,按照偏误类型的不同一一进行归类,最后总结并归纳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有”字句的偏误的类型,包括遗漏、误加、错序、与其他句式的混淆偏误类型,并根据偏误类型对偏误例句进行专门地分析和探讨。第三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客观地分析和探讨,得出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包括汉语本身复杂性、母语泰语的负迁移、汉语知识的掌握不够、课堂教学的影响和教材解释不当等。第四章基于“有”字句习得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进行相应的教学思考,对对外汉语教师在针对泰国学生进行汉语“有”字句教学提出了要加强汉泰对比、预设教学重难点、按照学生汉语水平高低开展教学和注意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的建议,同时提出学生在学习汉语“有”字句时要加强操练力度,培养汉语语感。最后为文章的结语,针对本文研究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