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痰邪致病”与肺癌多药耐药相关性的中医理论。2.探讨肺癌中医证候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3.探讨浙贝母碱逆转A549/DDP肺癌细胞株耐药的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1.梳理中医学关于肺癌的古今文献资料,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痰邪致病”与肺癌耐药特点进行类比。2.回顾性分析282例肺癌患者中医证候类型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作为本论文的临床工作基础研究。3.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基础,展开实验研究,以A549/DDP耐药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川芎嗪做对照药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倍数、浙贝母碱的最佳逆转耐药浓度及逆转耐药倍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L-RP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细胞ERCC1-mRNA表达。结果:1.通过文献整理及“取象比类”的方法,论文提出“痰邪是肺癌多药耐药的重要病因,化痰散结法是治疗肺癌多药耐药的基本治法”的假说。2.临床研究显示:正气亏虚证型组较气虚痰湿型组、气血瘀滞型组和阴虚热毒型组肺癌对化疗有效率高(64.1%),治疗期间患者更少的出现疾病进展(19.6%)。正气亏虚型与气虚痰湿型两组相比,气虚痰湿型肺癌化疗有效率低,更多的患者出现进展。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单纯正气亏虚证型组优于其他各组。3.实验研究显示:A549/DDP耐药倍数为13.08倍,细胞高度耐药。空白对照组、DDP组、川芎嗪实验组、浙贝母碱实验组各组随DDP浓度的增加,药物对A549/DDP细胞的抑制率不断增加。川芎嗪实验组逆转倍数3.62,浙贝母碱实验组逆转倍数3.73。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发生率各组分别为2.56±0.44、13.5±1.42、33.82±4.56、38.16±2.25,川芎嗪实验组和浙贝母碱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D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免疫荧光测定的结果显示,川芎嗪实验组和浙贝母碱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和DDP组的L-RP表达明显降低(p <0.05)。各组ERCC1mRNA表达分别为0.62±0.04、0.56±0.03、0.36±0.07、0.32±0.08,川芎嗪实验组和浙贝母碱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DDP组比较显著降低了ERCC1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本论文理论研究部分提出假说,通过文献整理及“取象比类”为假说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论研究的内容丰富了中医学对肺癌多药耐药的认识。2.临床研究提示正气亏虚型是晚期肺癌中预后较好的分型,气虚痰湿型、气血瘀滞型和阴虚热毒型是晚期肺癌中预后较差的分型,推测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遵从先出现正气亏虚,而后合并出现痰阻、瘀血、热毒致虚实夹杂,最后出现邪盛正衰的病机演变规律,而合并出现痰浊、瘀血、热毒等实邪时化疗有效率降低、生存期缩短、疾病进展迅速可能与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有关。这为假说提供了临床方面的证据支持。3.实验研究提示浙贝母碱可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的多药耐药,其机理与促进细胞凋亡、下调L-RP蛋白表达、抑制ERCC1mRNA表达,从而降低DNA的修复能力有关。这为假说提供了实验方面的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