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与救赎:论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创作的时间意识

来源 :湖南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fc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连科在“耙耧系列”长篇小说中,以“索源体”、絮言、五更等独特的时间编码,融合了个体具有整体性与循环性的传统时间体验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时间危机,呈现了乡土世界中传统时间意识的整体性在线性时间意识的冲击下走向消解的过程,以此全面透视中国农民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夹缝中所经历的生存苦难与人事变迁。“耙耧”村落中原生的自然时秩逐步失效,仪式时间走向断裂,历史时间被降格,线性时间观念所描绘的乌托邦却一一破灭,小说时间经验碎片化的背后指向了人与自然关系、乡土传统文化以及伦理价值观念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裂变。但是,阎连科并未因此陷入虚无主义的窠臼,而是从记忆与心理时间的角度切入,聚焦个体内心世界,通过家园怀旧与“顿悟”式的心理感受,重塑时间的整体性,来对抗时间经验整体性消解后的价值虚无与迷茫,并以此实现乡土之民在传统“家园”失落后救赎家园与个体价值的尝试与突破。时间意识也为阎连科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接续创造了新的可能与希望。
其他文献
为阐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2016年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流行株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基因进化特征及其血清型、基因型和流行病学特点。采集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
针对为保持生态平衡给湿地补水而产生的水费应由谁埋单这一问题,根据<湿地公约>并结合我国第一个遇到生态用水问题的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的补水工作,提出:应由政府承担公约规定
随着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IPTV业务步入高速发展阶段,IPTV增值业务的运营空间也得到极大拓展。而成都联通作为省内较大运营商,还没有部署完善的IPTV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