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租赁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及股票收益表现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租赁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已经在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同属于租赁的经营租赁在其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重资产行业如交通运输、建筑等都在频繁运用此项融资方式。经营租赁是一种表外融资。其资产和负债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只以管理费用在利润表中体现。在公司年报附注中以经营租赁承诺事项显示,且应付租金额是不可撤销的,被计入经营租赁合同。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含有经营租赁资产的上市公司。通过挖掘其附录内经营租赁的承诺事项,计算出租赁资产的变动,以此视为公司新投资的经营资产,也被视为表外应计。利用控制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表外投资越多即经营租赁资产增加越多,其日后的收益持续性表现越差即资产回报率越低。印证了新增投资边际回报率下滑的理论。同时本文测试了经营租赁资产变动与股票收益的关系,没有得出西方文献所发现的显著性负相关。然而伴随着经营租赁资产去表外化的国际趋势,投资收益异象会如同表内应计资产,日益显现。希望届时能为广大投资者在选股决策中提供一个有效的选股指标。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投资人的角度分析了含有经营租赁资产的上市公司的表现。区分了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的不同,还原了经营租赁的资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茅台集团过去10年多元品类和品牌扩张的失败经历,同时研究了其资本优势和对资本并购的利用,总结认为贵州茅台在实施战略扩张的重大失误在于没有利用资本并购,仅仅依赖内生业务拓展。本文分析了国际酒类巨头帝亚吉欧、保乐力加、喜力、ABB等公司的资本并购标的、资本支付及财务杠杆,并得出分析结论:首先,并购是企业全球布局和多元品牌的核心手段,不惜持续大规模并购和溢价并购;其次,持续并购细分市场品牌
本文旨在对《吕氏春秋新校释》所释《大乐》篇之“两仪”提出质疑,并表达己见,进而强调一种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献的态度.首先,“两仪”指天地物质形态之容貌,《大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