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Zea mays)原产于中美洲和墨西哥,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千百年来,玉米的种植随着航海技术及运输的发展已经遍布全世界,被全世界人们所种植,成为除小麦、水稻外的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玉米被人们广泛用于粮食,饲料以及工业原料等。而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据农业相关部门统计,玉米的种植总面积仅次于美国,位于第二位。在中国,玉米种植地多集中于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吉林省正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产量占据全国很大一部分,玉米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尽管人类种植玉米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研究玉米病害的起步还是相对较晚。每年,玉米受到不同程度的玉米病害威胁,造成玉米品质与产量上的下降,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国家留下了巨大的粮食安全隐患。如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瘤黑粉等病害,每年都会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玉米大斑病在中国东北三省普遍发生,且发病范围广,程度重,是近30年来发病最重的一年。此病害的发生引起了各部门及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了农业工作者的重点工作。目前,防治玉米大斑病病害的方法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主要在于一些耕作模式的改变,以及科学的田间管理等。化学防治主要为正确科学的施用一些有效、低毒,广谱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主要利用一些拮抗细菌等对病原体进行抑制作用。本项研究,作者于七月末至八月初对吉林省各地玉米种植地进行了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的调查,获得相应的数据,并对其菌株进行了分离,旨在明确吉林省在2013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具体情况。并且,本研究进行了玉米大斑病化学防治及玉米栽培模式与大斑病发生关系的相关试验,试验证明,化学防治中,咪鲜胺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优。栽培模式可以影响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高光效栽培模式可以降低玉米大斑病的田间发病程度。针对以上调查及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及往年吉林省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玉米大斑病近几年重度发病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为防治玉米大斑病提供科学的方法与技术,为农业推广部门提供给广大农民科学的防治玉米大斑建议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