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原是哈萨克民族的摇篮,一代代哈萨克民族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他们的生活简单朴实,多以游牧生活为主,因为生活在广袤的草原过着游牧的生活,与动物密切接触,所以哈萨克族与动物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也在哈萨克文学中动物形象丰富奠定了基础,在哈萨克民族的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也比较丰富,这些动物形象各异且以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方式感染着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动物形象在哈萨克儿童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哈萨克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进行系统的梳理是很必要的。通过梳理可以对哈萨克儿童文学文本中动物形象做更深入研究分析,同时可以对哈萨克儿童文学的人文精神与美学特征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发现。本文由四章十节、绪论和结语组成。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做了阐述;主体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体上对哈萨克儿童文学的源流进行总体把握,阐述了哈萨克儿童文学是由哈萨克民间文学发展由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哈萨克儿童文学才得以定型。同时阐述了哈萨克儿童文学涉猎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动物题材故事,而儿童文学与动物形象有着密切联系。第二部分主要对哈萨克儿童文学作品在动物形象的研究范围作了详细解说,从哈萨克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上,主要选择的是短篇小说和儿童故事,其动物形象上主要选择了燕子、青蛙、骆驼、马、犬、羊、乌鸦等动物。第三部分通过个案研究,对动物形象所表现的一些特征做了概括,并作详细分析。第四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阐明这些动物形象对儿童这个特殊的读者群体的意义,动物形象与哈萨克儿童文学作家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哈萨克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哈萨克儿童文学研究视角出发,将哈萨克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呈现的形象特点进行具体探析,说明了以动物形象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与哈萨克儿童文学作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动物形象对儿童的教育作用,更进一步探索哈萨克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与儿童与作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