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金融业影响力的加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受到经济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大都从宏观渠道进行研究,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从微观渠道对我国银行信贷的跨地区配置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我国的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本文选取了2001年-2013年间我国六大地区的数据作为样本,将银行层面的存贷比(LDR)及其滞后项作为衡量银行信贷配置的指标,以各地区的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1)2001年-2013年间的存贷比及其滞后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2)分时间段进行分析时,2001年-2007年期间,银行资金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而2008年-2013年期间银行信贷配置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相关性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出台的划分办法,将六大地区进一步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经济区域。其中,本文将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含海南省)与环渤海地区归为东部地区,代表发达地区。由于本文西部地区中所含省区与我国最新公布的欠发达地区的名单相吻合,故而将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存贷比及其滞后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总体来看,各地区的存贷比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积极的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随着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运作效率的提高,银行信贷的跨地区配置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即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针对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我们要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首先要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其次,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再次,要激励实体经济发展,促进金融服务实体;再者,要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制,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最后要完善风险防御体系,实现不良资产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