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修饰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mvsg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生命体的活动往往是在纳米尺度界面上关联的分子识别过程,因此研究此识别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可尺寸调控的光学性能,比如宽的吸收光谱和较窄的荧光发射光谱。环糊精因其独特分子结构,利用其包络作用展现了优异的分子识别能力。本论文成功开发出p-环糊精修饰的量子点作为主体的荧光探针,在水相中成功对非手性和手性分子实现了分子识别,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以水相合成法制备了巯基丙酸负载的CdTe量子点。重点探讨了反应体系中反应物总浓度,pH值,前驱体含量,
其他文献
烯丙醇作为一种石化产品备受关注,主要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和羟基,可以参与氧化、还原、酯化、醚化等多种反应。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是气相环氧丙烷异构化法制烯丙醇,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缺点是催化剂容易因积碳而失活,给连续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碱性磷酸锂催化剂用于环氧丙烷异构化反应,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都较高,本文主要以各种表征手段研究了碱性磷酸锂表面的积碳行为。用红外、固体核磁、XPS等表征
以罗丹明和荧光素为典型代表的咕吨类染料由于其具有十分优越的光物理性质,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生命科学以及药学等领域。本论文在实验室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三种以罗丹明B和荧光素为母体的荧光分子探针,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二章中,我们以罗丹明B和二(吡啶-2-甲基)胺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探针RBDPA。在EtOH/HEPES (1:1, v/v,100 μM, p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NSCLC脑转移初治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进行化疗: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3 h,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每21天为1疗程。化疗前予以常规抗过敏治疗。结果28例患者可评价,总共完成101个治疗周期,平均3.6个周期/例。全身病灶的疗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