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直言,他一生的思想劳作就是在追问存在之意义中“重新阐释西方哲学史”,而这一阐释的结果就是“存在历史观”。作为后期思想和写作的主旨与核心,存在历史观几乎贯穿于海德格尔在1930年思想转向后的所有思想文本当中,成为思想所耕耘出的“地形”。论文从海德格尔在1932至1946的十四年中所形成的十二个思想文本的“存在历史思想回顾”开始,并以此作为存在历史的历史性思想背景而进入《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的读解。其中,对于文本的背景、思路和问题的深入阐释,突显了《箴言》的真正主题乃是:从存在本身去思历史的本质。进而揭示出,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历史观”的运思是在横向的西方哲学史脉络回溯和纵向的“存在论”追问中行进:前者在“Ereignis(本有)”、“Dererste Anfang(第一开端)”、“Der andere Anfang(另类开端)”、“Die Geschichte der Metaphysik(形而上学的历史)”等路标性思想语词中展开,后者则以时间性与历史性的“存在论原初运作”作为切入。前者在存在历史的思想背景回顾中“前后印证”,后者则在对于时间现象的思想史清理中深入展开,以此来开启历史之本质的进入界面——存在本身。以此,《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就成为了“横向回溯和纵深进入”思想命题的“索引”,在“读入和读出”中有所展开时间、历史与存在的本质性关联,进而显出历史之本质的“存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