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水下机器人自救信标系统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水下机器人在深海作业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时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而且研制一台机器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每次下海实验或作业所获得的资料或数据也具有极大价值,若是载人机器人则其安全性更是至关重要。如果因故障造成机器人失事沉入海底,将会造成极大损失,并对海洋开发或研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机器人故障后自救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水下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十一五”国防科工委民用专项科研技术研究项目“海洋综合探测潜水器――安全系统”和“十一五”总装备部重点预研项目“水下无人实验系统集成和性能评估技术――水下自救与取样作业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及研究:1.研究了当前国内外水下机器人自救系统的发展状况,并对水下机器人自救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2.针对水下机器人自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针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低功耗设计;针对自救系统进行了密封处理和设计;以及系统的小型化分析与设计。3.针对水下机器人自救系统的硬件与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给出了硬件及软件体系结构框图。并且,通过对不同控制器的比较,选择了一种适合自救系统的低功耗高性能控制器MSP430F149。4.通过对自救系统组成与功能的分析,划分出若干任务,并完成了相关代码的编写。5.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模拟调试,并在野外模仿真实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联调实验。
其他文献
期刊
Savonius小型垂直式风力机具有能够在较低风速下起动、造型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适应分布式发电的要求。本文采用CFD方法建立仿真模型,研究了Savonius型风力机的静态力矩特
船舶碰撞和搁浅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此类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在船体结构中,包括船底纵桁、船底肋板、船侧强肋
物体运动引起的自由液面流动现象和相关的水动力学特性,一直是水动力学领域关注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意义。论文综述了二维潜体、浮体等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
论文在介绍视频压缩的基本理论及MPEG-1视频压缩标准的基础上,对非压缩域及压缩域内的镜头检测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最后,在Windows平台下,利用Visual C++6.0与Direct
船舶和海洋平台作为大型焊接结构,由于受海上复杂风浪载荷作用,其疲劳热点处的应力场复杂多变。为了预报含裂纹结构的剩余寿命,必须精确计算复杂应力场中裂纹扩展路径和应力强度
船舶结构的极限强度问题是船舶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船舶结构力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传统上,船体总纵强度是通过比较许用应力和在名义垂向波浪弯矩作用下甲板或船底
随着北极夏季海冰的融化趋势越发明显,北方航线已经在夏季通航。然而,北极地区在夏季也有大量的冰山存在,因而船冰碰撞是船舶碰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主要包含两部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质量轻、耐高温的特性,深受国内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青睐。目前在国内,已有部分材料应用于国防产品上。然而作为一种新型材料,针对其的超声检测研究仍然很少,加之材料的复杂性,使得对其的声学特性研究难见突破性进展。本文以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FCC-SiC)的声学特性为研究对象,在掌握碳化硅基体声学特性的基础上,将横观各向同性模型应用于材料分析中,运用声波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