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工程产品的关键是工程质量问题,而工程质量的保证是取决于工程质量监督的手段和力度,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及其有效性对工程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建筑工程质量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的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制研究意义重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设领域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市场交易复杂化的格局,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原有工程质量监督体系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对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改革。 本文概括介绍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制的现状、法律定位、法律权限、基本原则、组织结构设置、监督工作机制、监督工作职责等。此外,介绍了在发达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等几种典型模式,虽然方式不同,但总体目标一致。通过对比分析发达国家的模式,并借鉴国外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研究先进经验,现行政府质量监督机制总体上适应于市场经济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职能转换要求,但存在着一些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制在组织体制、法律体系、制度建设均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行业管理薄弱,质量监督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的问题,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立法问题,监督经费来源的问题,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统一、不规范,监督人员素质问题,监督手段及方法等。随后提出了改进建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顺体制,强化管理,监督与管理分开,改变监督收费直接来源于建设单位机制;此外,本文还从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建立制约机制等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从从政府建设工程质量宏观管理的角度提出须改进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