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与海洋世界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8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陶瓷自汉代起就通过海上运销海外,陶瓷的这种海上运销,由于受到我国古代不同时代海外贸易政策及我国商人势力特别是海商势力发展进程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既会受到自身生产水平的限制,同时又会受到同时代海外贸易政策以及对外交往程度的限制。本课题重点是要通过对陶瓷考古资料的综合整理和研究,结合海洋经济史、海交史、中外关系史等内容对我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瓷海外输出情况有一个清楚地把握。吸收考古资料、港口资料、文献资料、经济史的资料、中西交通资料等多种资源,从多角度对外销瓷发展史进行综合性探讨,进而对我国整个外销瓷的历史进行分期探索,寻找不同阶段的特征,找寻外销瓷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其背后所体现的历史、经济、文化因素,充分揭示其海洋性的特征。 本课题将外销瓷置于环中国海海洋文化的背景下,对海洋性贸易陶瓷进行系统的探讨。我国陶瓷海洋输出的过程,体现了不同阶段我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变化,揭示了以阿拉伯商人主导的古老的印度洋贸易体系在我国海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商人主导的东亚贸易网络逐渐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乃至到后来与欧洲世界贸易体系的碰撞。只有从这个更宏观的角度,我们才可以对我国外销瓷海洋输出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同时还涉及外销瓷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等问题。
其他文献
《点石斋画报》作为中国第一份时事画报,记载了晚清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丰富多彩的活动及鲜活的事例,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独特性。这对于我们触摸、感知、全面而
介给了提捞工艺技术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状况,通过油田实践分析,总结出:在“三低”油田的开发新区以及已建老区的低产、低效井,提捞采油是降低建设投资、提高开发经济效益的
欧盟和澳大利亚代表着世界上最大的联盟和民主国家之一,在价值观与信仰方面有诸多共识,双方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联系紧密,能为彼此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欧盟与澳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