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Theory of Psychnalysis Film)是运用精神分析学原理解释电影现象的理论。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法国先锋派电影由于达达主义派的分裂,随之转入了以弗洛伊德主义作为心理学基础的超现实主义为主导的时期。 但是,在70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学在电影研究领域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仅仅停留于对电影艺术家的个性和作品人物的某些分析。到了70年代初,早期热衷于形式主义的结构分析的许多结构主义电影符号学家,逐渐感到这种分析缺乏内在基础,要求把形式分析与内容分析综合起来。于是,他们先后都向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纳入“科学”轨道的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靠扰。拉康自30年代以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他把人类现实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星、符号层和文化层。其中符号层是关键,它包括人类的一切符号系统,尤以语言为主体。正因为如此,精神分析除了要求队下意识最隐蔽处探寻形式结构特性的根源之外,还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作用,并进而强调电影的“可读性”。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他的论述标志着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诞生。他研究电影的重点从原来的静态结构、“陈述结果”,转向动态结构、“陈述过程”,即借助精神分析学研究电影作品中符号的产生与感知的过程。 与此同时,一些企图把结构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联系到一起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学者,也开始活跃在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领域,成为新的重要的一翼。法国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路易·阿尔都塞借用拉康的提法,主张对作品进行“依据症候的阅读”,要求不仅了解作品表面的东西,而且必须把作品与构成“无言的叙述”的、埋藏在本文中的、无意识的理论框架中的许多“症候”联系起来,找到主导意识形态的符号体系和心理的符号体系。把阿尔都塞的思想完全用于电影范畴的是法国评论家、小说家、牙科医生让—路易·博特里。他提出了研读影片的意识形态的符号系统的方法,认为把本文、观众和社会背景联系起来的阅读方式可以找到表现出来的和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容的辩证关系,从而理解作品的倾向。 英国电影研究家劳拉·穆尔维把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相结合的女权电影理论,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新形态。她用精神分析学分析了男人和女人对电影的不同态度,以及男性观众与女性观众对影片的不同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