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以来,我国证监会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市场改革,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大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为我国企业开辟全新的融资渠道。自2007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上相继推出了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新型的债务融资工具,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竞争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融资同样丰富了他们的投资渠道,补充了我国资本市场上长期以来基本只能通过股票、国债等进行投资的一块短板,对于投资者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和更好的进行风险规避具备了更良好的市场条件和政策条件。尽管就目前来说,企业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和再融资的总体规模相对于股权融资和再融资来说占比依然较少,但是随着近十年来我国政府、证监会和相关监管机构对债券融资的大力支持,债券融资已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债券市场除了作为企业和投资者进行投融资的场所外,也是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大渠道。 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度投资。根据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假说,限制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水平,如派发股利和债务融资,能够显著地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而通过债务融资,引入债权人和外部监督机构对公司治理进行监督,又被成为债务治理机制。国内外学界对于债务治理机制进行了诸多研究,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验证了债务治理机制确实能够发挥公司外部治理作用。而债券融资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兴金融工具,能否同样具备外部治理作用,特别是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研究背景,并整理综合相关文献对于问题的探究和理解,以探索债券融资对过度投资抑制作用的理论线索。之后本文借鉴Richardson(2006)的投资预期模型,设定相关变量建立实证回归模型,采用我国2014-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和创业板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分别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我国资本市场上新出现的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同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我们发现,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而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会显著加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短期债务融资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长期债务融资则会加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考虑了市场竞争水平后,我们发现,当市场竞争水平较高时,无论是短期债务还是长期债务都能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文的建议有: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特别是通过发行公司债进行债券融资的门槛,提高债券发行的审核效率,缩短债券发行的审核时间,使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债权融资获取现金流,进而提高企业债券融资的积极性;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功能,逐步降低其政策功能;提升市场竞争程度,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合作共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有: 本文采用债券融资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选取2014到2016年的最新数据作为实证研究部分的数据样本,并选择制造业行业进行回归,结合国有和民营控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分别回归的方式,在研究创新的同时,也保证了实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