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增长点,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够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快速弥补文化需求的巨大缺口,也能够实现地区转型跨越、优化资源配置、缓减就业压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山西面临经济发展缓慢且GDP排名居后的巨大压力,文化市场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文化产业的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突破。文化市场主体需要不断的打开思想枷锁,释放市场活力,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驱动山西实现转型发展的全新的经济增长极。山西将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据此,政府出台了一连串的产业帮扶政策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开展"文化惠民在三晋"的实践活动,把握文化产业惠及老百姓的大方向,补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的政府欠缺,成为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选取山西文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有其理论和实际意义。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学科理论展开研究,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测度并详细分析山西文化产业的效率,研究各个具体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程度的大小,寻找限制山西文化发展的因素及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的提出具体举措来推进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和效率提升的途径。文章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研究现状、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和效率的经济理论基础,并归纳总结产业效率常用的测度方法,选取DEA作为山西文化产业效率的评价方法。第二部分为实证检验,阐述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选取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为研究方法,选取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年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作为投入变量,以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作为产出变量,测算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效率,描述山西文化产业实际的效率水平。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专业化水平、受教育程度、文化市场需求、政府财政支持作为山西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文化产业效率综合值作为因变量,将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剖析各个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程度。第三部分是对策建议,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扩大文化市场需求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升山西文化产业的效率,促进山西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2年间,山西文化产业效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大多数年份文化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得到合理利用;纯技术效率是影响山西文化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规模效率对山西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表明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要扩大生产规模,更要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文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影响山西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专业水平和文化市场需求促进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政府财政支持对文化产业效率呈负面影响,受教育程度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不显著,预示山西要加大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加入文化产业的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