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有机发光晶体的压致变色行为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YFACYF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压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化功能材料,在受到研磨或静水压力等外部力刺激时,其自身发光性能会发生改变,在压敏元件、信息的存储显示、压致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压致变色效应的本质是高压诱导分子聚集态结构或分子构象改变,从而造成电子能级的扰动、相变、晶格缺陷或分子结构异构化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影响材料的电子吸收和发射光谱的谱峰形状和位置。近年来,具有分子内/间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CT)特性的发光材料是有机固体发光材料领域的热门材料,而且该类材料对周围微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选择了一些简单且具有代表性的有机发光晶体材料,借助基于金刚石对顶砧压机的高压光谱测试手段,通过对目标分子施加静水压力改变分子结构来调控激发态性质,并深入理解与研究高压对分子电荷转移特性的影响以及高压下分子构象、聚集态结构与光物理性质的关系,实现发光材料的连续多色调控,揭示相关压致变色机制,为新型光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有效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4-(anthracen-9-yl)-N,N-diphenylaniline(TPA-AN)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态(Hybridized Locally Excited and Charge-Transfer,HLCT)发光的分子。我们探究了在不同形式外力刺激下(机械研磨力和静水压力),TPA-AN晶体的光谱响应行为差异及相关变色机制。发现TPA-AN晶体在受到研磨后,晶体的长程有序结构遭到破坏,由晶相转变为无定形相,荧光光谱呈现微弱蓝移且荧光强度增强。将研磨后的样品静置一段时间,光谱可恢复至初始状态,表明TPA-AN具有良好的重结晶自恢复性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TPA-AN晶体发射峰位逐渐红移,并在长波长处出现一个新的荧光峰,且随压力增加,该发射峰位红移程度更大,即对压力响应更为敏感。因此,我们认为新的发射峰归属于分子内CT,来源于高压诱导分子结构变化所导致的HLCT态的分离。同时,通过与TPA-AN粉末的高压变色行为对比以及高压拉曼测试结果可知,分子间相互作用在TPA-AN晶体变色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文献所报道压致变色材料相比,高压诱导TPA-AN晶体发光红移可达124 nm,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作用下(压力范围:0-3.92 GPa)实现宽范围的谱带调控。(2)设计合成了两种D-A-D结构化合物TPA-Ph-CN和TPA-Py-CN,并对两种化合物之间电荷转移特性和压力响应行为的差异进行了相关研究。随溶剂极性增加,两者吸收光谱不变而发射峰位明显红移,说明分子激发态极性大于基态,且存在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态(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TICT)。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氰基取代吡啶基团的吸电子能力更强,TPA-Py-CN具有更强的分子内CT特性,表现出更明显的红移现象。在晶体状态下,两者的聚集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TPA-Py-CN晶体内部存在二聚体结构,因此TPA-Py-CN具有三个发射峰(位于449、477和538 nm),其中,538 nm处的荧光峰属于激基缔合物发光。另外,受到研磨作用,TPA-Ph-CN只表现出微弱的蓝移现象,而TPA-Py-CN具有明显的尺寸相关发射特性,发射峰经充分研磨后变为单一荧光峰。在静水压力作用下,TPA-Ph-CN只表现为单纯的红移和半峰宽的展宽,晶体发光未有明显变化。而高压诱导TPA-Py-CN发光由绿色转变为黄色,且在538 nm处的荧光峰强度相对增强,这主要是由于压力诱导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所导致的。高压拉曼光谱和理论计算的数据分析提供进一步证明。(3)4-methyl-2-(5-[4-dimethylaminophenyl]-1H-pyrazole-3-yl)phenol(4MPP)是典型的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发光特性的分子。我们获得该分子的两种晶相GC(绿色发光)和BVC(蓝紫色发光),并对其多晶相依赖的压力和温度的刺激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对ESIPT类发光晶体材料醇式发光(E*)和酮式发光(K*)之间转换的有效调控。GC具有单一近平面分子构象,主要为酮式发光;BVC包含两种构象(具有一定扭曲角度和近平面化分子构象),以醇式发光为主,充分说明发光特性与分子聚集态结构和分子构象密切相关。在一定的静水压力范围内(0-1.01 GPa),GC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并伴随微弱的峰位蓝移现象。而BVC可经受更高的压力,且在加压过程中表现为两阶段变色。第一阶段(0-4.79 GPa),430 nm处的荧光峰强度降低,同时616 nm处的荧光峰强度升高,归因于压力诱导分子平面化,分子内氢键作用增强,促进ESIPT过程的发生。第二阶段(4.79-11.19 GPa),发射峰峰形不再发生转变,压力诱导分子过度堆积,导致非辐射跃迁能量损失增加,从而使得发光强度降低。在整个加压过程中,BVC在616 nm处的发射峰呈现蓝移趋势,主要与分子聚集程度有关。高压拉曼和理论模拟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压有效诱导H···N距离缩短,O-H键伸长,分子内氢键作用增强,形成更为稳定的六元环结构,从而实现了E*向K*的转变。此外,随温度降低,GC实现了由K*向E*的转变。同时,当温度升高至190℃时,BVC发生不可逆相变。同时,拉曼光谱、PXRD和单晶衍射测试结果均可充分证明高温诱导BVC发生不可逆相变,转变为GC晶相。(4)利用卤素键作为组装驱动力,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吡啶衍生物为主体分子的共晶化合物,并利用基于金刚石对顶砧压机的高压光谱测试技术进行了相关高压行为研究。首先,以BIPY为主体分子,IPFB、DITFB和IFB作为客体分子,获得了三种共晶化合物。经对三者单晶结构的解析和对比可知,随着客体分子吸电子能力的增强(F原子数目增加),I···N距离逐渐缩短,C-I···N作用逐渐增强。其中,BIPY-DITFB呈现明显的压致荧光增强现象。高压拉曼测试结果表明C-I伸缩振动峰随压力增加发生明显变化。理论模拟结果也说明在加压过程中I···N之间距离逐渐缩短,C-I···N扭曲角先变大后减小,从而使得C-I···N作用发生改变。研究表明BIPY-DITFB的压致荧光增强现象源于高压诱导分子间C-I···N作用增强所形成的分子间CT态。换言之,可通过高压实现对分子间CT态的调控。之后,基于以上设计策略和变色机制,以TMDP为主体分子,DITFB、IFB和PFBA为客体分子,获得了另外三种共晶体。TMDP-DITFB在高压作用下也呈现明显压致荧光增强现象。值得注意的是,TMDP-DITFB,TMDP-IFB和TMDP-PFBA均呈现高压不可逆变色行为,在完全释压后可维持稳定的红光发射。首次获得了一类稳定的高压不可逆变色共晶化合物。
其他文献
经广东省报刊发行局批准,2011年《护理学报》下半月刊邮发代号为46-204。这意味着下半月刊的订购方式由1种变为2种,大家既可到当地邮局订购,也可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购。
本研究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新毕业护士,结果表明,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的新毕业护士其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牢固度、运用知识的灵活度等方面,均优于一般传授法。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高校篮球教学实施“三选”与“传统”两种教学形式,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相互交流、情感以及课后锻炼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
采用X射线衍射相分析技术对某热水锅炉炉管的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对炉管材质的化学成分、硬度、抗拉强度和显微组织分别进行了检测,并对锅炉给水的含氧量进行了测定.综合分析
用电交流阻抗研究研究了混凝土预制裂缝的某些混凝土添加剂对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在宽度为0.5mm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促进钢筋腐蚀;预先加入混凝土中的NaCl在本实验用量条件下
赛珍珠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女作家,她凭借作品《大地》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结合自己在中国生活的经验创作出很多描写中国的小说,向西方世界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她的作品可以看作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真挚坦率的史诗。《大地三部曲》共三部,分别描写了王家三代人在封建社会、军阀混战、民主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与变迁。本文运用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大地三部曲》,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
农业现代化是在我国尖锐的人地矛盾下,保障粮食安全、支撑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强调关注技术进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而且强调农民收入稳
<正>有的村落内有唐代白马寺遗址,有的村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商业名村,也有的村落曾为抗战作出过重要贡献……在这些有着"活化石"之称的古村落里,尘封着东昌府那些鲜为人知的
持续大气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可利用氮素水平,极大地干预了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全球增温潜势。前期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形态氮添加短期的影响。鉴于此,开
2018年,在扬子江药业集团STARQC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机器人后包装线设备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被成功解决,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课题在第39届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