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网状钛基复合材料电子束/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耐腐蚀、抗氧化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武器装备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该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但在实际应用时仍需要可靠的焊接工艺。而复合材料各物相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差别,焊接过程复杂,焊接难度较大。本文以TA15合金粉末、Ti B2粉末和Si粉末为原料,通过低能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Ti Bw+(Ti Zr)5Si3)/TA15复合材料,采用电子束和激光焊接技术完成薄板焊接工作,通过改进焊接工艺,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焊接接头各区域的原始组织、变形组织和拉伸断口进行分析,并采用透射电镜进行微区分析。通过拉伸性能测试和显微维氏硬度测试对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和硬度进行评价,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组织分析,揭示焊接接头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行为。通过电子束和激光焊接工艺探索,发现电子束焊接焊缝存在气孔缺陷,但气孔直径均在200μm以下,而激光焊接焊缝气孔缺陷最大直径可达600μm,拉伸实验出现脆断现象。对激光焊接工艺进行技术改进,采用慢速、散焦、重熔、真空等工艺进行探索,发现真空环境焊接可以有效消除焊缝中的气孔缺陷,优化焊接质量。通过对焊接接头的组织观察发现,两种焊接接头都大致可以分为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三部分。其中焊缝区经历熔化凝固过程,Ti Bw在β-Ti晶界上成簇分布,形成了细化的的网状结构。钛合金基体则由α′马氏体组成“网篮组织”。热影响区根据和焊缝区的距离及受到的热影响程度,组织发生梯度变化。随着距离的增大,初始α相和β相的比例逐渐增大,针状α′马氏体的比例逐渐减小。焊接接头中的Ti Bw熔化后可以重新析出,尺寸更加细长。而(Ti Zr)5Si3在焊接加热过程中固溶在金属基体中,只有少量以颗粒状析出。通过调整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在焊接速度为800~1000 mm·min-1,焊接束流为8~12 m A,聚焦参数选为0~4 mm时能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发生马氏体相变组织细化强度提高,间接提高了母材区应变速率,使电子束焊接接头室温抗拉强度均略高于母材。在焊接束流为12 m A、焊接速度为900mm·min-1和表面聚焦时室温抗拉强度最高,为1191 MPa。焊接接头在600℃下抗拉强度仍略高于复合材料母材,焊接束流为12 m A、焊接速度为900mm·min-1和表面聚焦时,抗拉强度最高可达705 MPa。在700℃下焊缝区和热影响区晶界软化,导致700℃下抗拉强度低于或者接近母材,也导致试样断裂位置由母材区变为焊缝区。焊缝区由于熔化凝固过程网状结构细化,硬度分布更加稳定,显微维氏硬度约450 HV,硬度大于热影响区和母材区。通过调整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在激光功率为1100~1400 W,焊接速度为700~1000 mm·min-1,表面聚焦时能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随着离焦量增大,激光束光斑面积增大导致能量密度降低,出现未焊透现象。和电子束焊接相同,激光焊接接头室温和600℃抗拉强度均略高于母材,但激光焊接接头性能更加稳定。在激光功率为1100 W,焊接速度为900 mm·min-1,表面聚焦时焊接试样的室温和600℃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1210 MPa和708 MPa。700℃下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接近或者略低于母材。但由于激光焊接焊缝区无气孔缺陷,700℃拉伸变形更加稳定,无屈服之后工程应力迅速下降的现象。而电子束焊接接头在700℃拉伸变形过程中由于气孔缺陷裂纹更易扩展,使工程应力迅速降低。电子束和激光焊接接头在室温和600℃下拉伸均断裂在母材区,由于Ti Bw可以起到传递载荷强化材料的作用,断口上分布着破碎的Ti Bw。在700℃试样则集中断裂在焊缝区,断口韧窝细小而分布均匀,为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断裂位置的转移原因为700℃下晶界强度低于晶粒强度,焊缝区组织细化强度较低,先发生塑性变形而断裂。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激光焊接接头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焊缝区由于高温晶界软化,导致室温下强度较高的焊缝区在675℃之上强度开始弱于母材区,拉伸变形中会先发生塑性变形颈缩断裂。通过不同变形量的焊缝区组织观察,发现焊缝区高温变形过程中会在Ti Bw周围萌生微孔并聚集扩大,最终导致焊缝区的断裂。
其他文献
比地球的表面高200~700km的位置是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bit,LEO),原子氧(Atom Oxygen,AO)是其中占比很大的成分,会损害空间飞行器。本文利用地面模拟试验和Monte Carlo数值模拟对两种柔性薄膜二次表面镜材料聚酰亚胺镀铝(Kapton/Al)和F46镀银(F46/Ag)的原子氧效应进行了研究,对原子氧剥蚀效应和掏蚀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学位
电子元器件在航天器中广泛使用,元器件在太空复杂的辐射环境中,容易引起数据错误或器件损毁。已有广大学者对器件的辐照展开深入研究,但关于器件中常用的介质材料SiO2薄膜的辐照研究,几乎没有学者涉及。本文采用不同注量和能量的电子、质子及电子质子综合辐照条件,对两种工艺的SiO2薄膜进行辐照,之后利用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低温光致发光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方法,分析辐照前后SiO2薄
学位
柔性GaInP/GaAs/In0.3Ga0.7As倒置生长赝形三结(IMM3J)太阳电池具有质量比功率大和收拢比小等优点,但其会因空间高低温交变引起的热机械作用和电池阵刚度低等因素而易于变形,其在变形条件下的粒子辐照损伤行为机制尚不清晰,开展变形条件下柔性电池光电性能和辐照损伤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柔性IMM3J太阳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弯曲变形下电池电性能计算模型以及电
学位
制冷技术在当今社会应用十分广泛,相比于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技术,固体制冷技术更环保并且效率更高,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全d族Ni-Co-Mn-Ti合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合金成分,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合金铸锭成分均匀性、组织形貌、结构物相、马氏体相变和合金磁性能与磁热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合适的合金铸锭通过Taylor拔丝法制备Ni-Co-Mn-Ti一维微米纤维,确定了Taylor拔
学位
本文研究了一种水下吸声材料,由于水下特殊的环境,同时对材料的力学承载能力和声学吸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基于这种应用背景,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了梯度复合材料,并通过样品制备及声学测试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以聚脲为基体,研究了增强体类型、粒径和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压缩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增强体体积分数与复合材料性能关系,为后续梯度材料设计提供基础。建立了梯度材料
学位
本文以可见光波段窄带滤光片的设计与空间应用为背景,选择HfO2和SiO2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研究不同结构的Fabry-Perot(F-P)腔以及电子和质子辐照对滤光片光谱特征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基于典型的F-P腔结构,利用Opti Layer软件,研究了各种单腔结构及多腔串联结构对滤光膜光谱特性的影响。对于单腔结构,增加反射层内周期数可以使通带变窄、截止带变深,但不能改变矩形度;增加金属诱导膜虽然能
学位
石墨烯(Graphene,Gr)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及导电导热性能,成为了优异的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其中,石墨烯层数是影响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表明,通过热挤压、轧制变形可以使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层间滑移,减少石墨烯层数、提高材料性能;此外,有研究表明非匀质结构对复合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石墨烯层数减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从理论层面验证了非匀质
学位
高速离心机的转盘材料要求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和较好的高温强度,Cf/Mg复合材料是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比刚度比强度最高的材料,符合高速转盘结构的需求。但由于碳纤维与镁不润湿,因此界面结合较差,导致其层间剪切强度和横向强度较低,综合力学性能较差。但若是一味追求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在提升横向强度的同时,纵向力学性能也有很大可能会被削弱。因此,如何在保证一定的纵向强度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界面强度,
学位
Ni-Mn-Ga合金是一种具有优秀磁热效应的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在室温磁制冷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感应熔炼法制备了三种成分的Ni-Mn-Ga合金铸锭,并将铸锭进行机械研磨获得微米合金颗粒。将合金颗粒与环氧树脂混合,分别在有磁场和无磁场的条件下进行固化,研究了合金铸锭、微米颗粒以及颗粒/环氧基复合材料的的组织结构和磁热性能。本文通过成分设计,感应熔炼制备了三种相变温度在室温附近的Ni-Mn-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