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作为一种身心没有受到威胁、危害和损失的状态,是人类参与社会交往、从事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实现人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问题渗透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中小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校园暴力、性侵害、拐卖事件等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普遍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孰不知小学生最大的安全保障源于自身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维持、家庭的美满幸福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对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立足于当前农村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的现实背景,以广西玉林市L镇4所乡镇小学的教师、学生等为调查对象,将问卷调查发、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对农村小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培养路径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所要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即“安全意识”做明确界定,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运用等进行详细说明,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前人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与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核心论点;第二部分,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对小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大部分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技能欠缺,安全教育模式亟待创新和改善;第三部分,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和探讨现阶段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认为造成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学生个人认知能力差、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学方式落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等;第四部分,从现实需要、政策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特质等角度综合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小学生安全意识培育的现实可操作性及必要性;第五部分,在预估问题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包括微观层面以小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主题活动计划、中观层面的学校、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和宏观层面的政策倡导;第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