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组元对Inconel 718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BLLF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conel 718合金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镍基高温合金之一,广泛用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叶片、螺栓、导向器、压气机盘等零部件的制造。然而当服役温度超过650°C时,合金中的γ″相会发生快速粗化并向δ相转变,这就限制了合金在更高温度服役部件中的应用。一直以来,研究者们都在试图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在保留其可锻性、可焊性和低成本的优势下,进一步提高Inconel718合金的服役温度和组织稳定性。因此,研究合金元素对微观组织的影响对合金的成分优化以及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整Al、Ti两种强化相形成元素,制备了四种不同Al、Ti含量的试样,研究Al、Ti含量对改型Inconel 718高温合金析出相类型、组织形貌及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合金微观组织调控提供一定的指导。在大量实验和组织观察的基础上,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调节Al/Ti质量比得到了四种不同的析出相构型:在Al:Ti=1:3(wt.%)合金中得到分开析出的γ′相和γ″相;在Al:Ti=1:1(wt.%)合金中得到γ″/γ′/γ″和γ′/γ″两种复合结构;在Al:Ti=2:1(wt.%)合金中得到单一的球状γ′相;在Al:Ti=3:1(wt.%)合金中得到γ′/γ″/γ′复合结构。Al/Ti质量比对析出相结构有显著影响。(2)随着Al/Ti质量比增大,γ″相析出数量减少,γ′相析出数量增多;晶界析出相有从针状向短棒状,再向颗粒状转变的趋势。(3)在700°C时效100 h,复合结构和单一γ′相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700°C时效1000 h后,Al:Ti=1:1(wt.%)合金中析出的γ″/γ′/γ″和γ′/γ″两种类型复合结构发生分解,成为独立的γ″相和γ′相。(4)在800°C长期时效后,单一γ′相和γ′/γ″/γ′复合结构均可稳定存在。但Al:Ti=3:1(wt.%)合金中γ′/γ″/γ′复合结构具有更高强度和优异的高温稳定性。随着Al/Ti质量比值的增大,合金硬度值提高。(5)γ″相、γ′相和γ′/γ″/γ′复合结构的粗化动力学过程均符合LSW理论预测。
其他文献
以球面、非球面为代表的高精度面形元件应用广泛,在国防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拟建立一套高精度的面形轮廓测量装置,采用点扫描的测量方式,具有通用性强、精度高、易于实现量值溯源等特点。该面形轮廓测量装置的结构主要由计量框架、结构框架、X轴和Z轴导轨、回转工作台及主轴系统、扫描测头等部分组成。其中,回转工作台的主轴回转精度是影响面形测量准确
薄壁圆筒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因刚性差、弹塑性高,在加工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振动,不仅严重影响薄壁圆筒件的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也会对机床精度和刀具寿命造成影响。因此,研究薄壁圆筒件切削振动机理并提出有效抑制切削振动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本文研究的薄壁圆筒件加工剩余壁厚仅为1 mm,加工难度明显大于普通薄板和薄壁曲面件。针对薄壁圆筒件的加工难题,提出随动支撑镜像切削加工方法。镜像
剐齿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能够高效剐削高精度齿轮的齿轮加工方法。剐齿刀具结构的系统化设计是推动剐齿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关于剐齿刀具的设计理论主要集中于刃形、前角及后角设计等方面,而未对刀具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导致在剐齿刀具设计制造及剐齿加工过程中出现刀具难磨削、后刀面干涉工件、齿根圆干涉工件等问题的产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剐齿加工及曲面拟合方法,以曲面特性分析、刀具干涉判别为依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膜压饰面家具行业的规模迅速膨胀,截止到2018年底,膜压饰面家具行业的年产值已达450亿元。数控加工作为其生产环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及成本投入。在此环节中,加工工艺刀具顺序不甚合理与人为干预过多,导致成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屡见不鲜。并且,大多企业还处于人工排产、单机化加工的模式,自动化水平较低。另外,由于对小尺寸零件的裁断操作考虑不周,更是直接导致其受损报废
随着光学元件和微结构表面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加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加工要求,亟需发展具有潜力的超精密加工手段。磨料水射流抛光是集流体力学、纳米材料去除和表面技术于一体的非接触式超精密加工技术,同时具有加工范围广、材料去除稳定等优点。本文对磨料水射流抛光设备进行开发,采用实验分析与理论建模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工艺参数和材料去除理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建立表面生成模型对表面抛光形
回转体工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国防等领域。目前回转体工件普遍采用自动生产线进行大批量生产,为了保证制造精度,对回转体工件内径的高精度自动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回转体工件测量的研究现状,研究了回转体工件内径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改进了课题组已有的测量装置,去除X轴,提出由Z轴、转台转轴C轴组成的两轴接触式回转体工件测量方案。设计了测量工作流程,对于一个截面内的回转体工
微裂纹等早期损伤占据了材料的大部分疲劳寿命,由于拉链效应与连锁反应,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微裂纹极易导致结构骤然功能失效与系统崩溃。及时发现和定位微裂纹的技术具有可观的工程和经济价值。针对传统超声检测技术难以定位微裂纹的难题,提出了利用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实现微裂纹的定位。研究中利用带有有机玻璃楔块的可调角探头激发S0单模态lamb波并将其作为探测基波,以抑制频散效应给信号分析带来的困难;利用经验模态分解
复杂曲面陶瓷结构件具有良好的电磁波穿透特性、空气动力特性并能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侵袭,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头锥等关键部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陶瓷结构件的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复杂曲面陶瓷结构件的高精度加工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而测量正是保证复杂曲面加工质量的关键一环。本文针对当前复杂曲面陶瓷结构件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接触式测量测量效率低、非接触式测量受测量表面特性影响较大,以及二次装卡误差、测量范围过小
薄壁件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因其弱刚性,极易引起颤振。本文以薄壁件的铣削加工为研究对象,基于加工动态特性对非标铣刀的铣削稳定性和表面位置误差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铣削颤振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再生效应,非标铣刀通过减少切削厚度的调制,可以抑制颤振的产生和发展,增加铣削工艺系统的稳定性。引入非线性系数,建立了考虑齿间角和螺旋角的铣削加工动态切削力模型,并进行稳定性求解,得到了非标铣刀的稳定性叶瓣图。2.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富国之本,先进制造技术更是被作为前沿技术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之中。在先进制造领域,利用多自由度误差检测和补偿技术来保持或提高大型精密设备的运行精度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基于光学自由曲面的导轨多自由度误差检测渐成流行趋势,但是这种检测系统仅仅适用于微小型多轴运动系统,对大量程的多轴运动系统如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检测则略显乏力。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寻找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