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癫痫(Epilepsy)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病,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亦常常引起心理问题。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是临床危急重症,若未能及时终止其发作,可导致脑部不可逆性损伤,尤其是其易损区域——海马组织。癫痫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对于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从未止步。进来研究发现癫痫发作与神经元凋亡有关。而Bim是Bcl-2家族中仅含一个BH3结构域的蛋白,具有促凋亡活性,在很多组织中都有表达,参与了多种疾病过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s家族是导致细胞凋亡的主要蛋白酶系统,而Caspase-3又位于级联反应的核心环节,它的激活被认为是神经元凋亡的标志。目前SE后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实验应用匹罗卡品诱导SE大鼠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SE后早期(24h)海马组织中Bim和Caspase-3的表达及与神经元损伤、凋亡的关系。方法:1.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8)和致痫组(n=52)。2.致痫组首先腹腔注射应用硫酸阿托品以减少胆碱能的外周作用,而后腹腔注射匹罗卡品诱导SE模型,根据是否达到发作级别将致痫组分成SE组及非SE组。SE组在癫痫持续状态后1h后用水合氯醛终止发作,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其余处理同致痫组。3.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各组造模24h后取材,将左侧大脑半球行HE染色、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Caspase-3),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凋亡和Caspase-3阳性细胞的着色情况。对右侧大脑半球的海马组织行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以检测Bim蛋白的表达变化(26kd)。综合分析Bim与Caspase-3表达及与海马神经元损伤、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匹罗卡品诱导SE大鼠模型过程中,致痫组52只大鼠有12只未达到发作级别(非SE组),成功诱导出SE的有40只(成功比率为76.9%),其中有12只发生死亡(24h内死亡率为30%),对照组及非SE组大鼠无死亡。2.与对照组及非SE组相比,SE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HE染色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SE组:55.75±5.48,对照组:102.50±3.74,非SE组:100.04±2.73,p<0.05);而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SE组:20.40±1.46,对照组:0.82±0.36,非SE:3.24±0.71,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Bim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其平均光密度比率为(SE组:0.58±0.36,对照组:0.19±0.20,非SE组:0.22±0.17,p<0.01);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加(SE组:21.32±1.74,对照组:2.47±1.31,非SE组:2.23±2.08,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E组大鼠海马Bim与Caspase-3的表达增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r=0.901,P<0.001),Bim表达上调与Tunel阳性凋亡神经元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4,p<0.01)。结论:应用匹罗卡品诱导SE模型,成功率较高且死亡率较低,模型比较稳定,可复制性强。大鼠SE24h后,海马神经元出现损伤甚至凋亡,同时海马组织Bim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相关分析显示Bim与Caspase-3二者的表达上调存在正相关关系,Bim表达上调与Tunel染色阳性凋亡神经元数目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Bim蛋白可能参与了SE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