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耕地作为粮食生产最根本的投入要素,对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镇化、工业化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时,也侵占、损毁了大量的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任务变得岌岌可危。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耕地面积与质量的变化会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今粮食生产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引出耕地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题;在梳理现有文献,探讨耕地质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总结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方法后,引出了相关研究理论,进而找到研究耕地面积与耕地质量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适当方法;接下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耕地面积的影响时,本文选择粮食产量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衡量指标,本章首先梳理了耕地面积、复种指数与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这三者的关系,然后通过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耕地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耕地质量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表现出基础性与潜在性特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耕地质量的自然禀赋特征,分析了我国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总结出耕地质量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耕地质量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因素,影响粮食产量年际间的波动;其次,耕地质量通过影响粮食生产成本,进而对农户种粮意愿产生影响;最后,耕地质量通过影响其他要素效应的发挥,进而影响粮食生产。本文最后一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