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并行计算的矿井通风能力动态核定及优化调节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6963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确定矿井的通风能力,充分挖掘矿井通风系统的最大潜力,才能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是建立在当前和过去几年的通风系统测定数据基础上,对矿井未来生产能力进行预测。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革新和快速发展,矿井逐渐向高产高效集约化模式发展,频繁的接替使得通风网络拓扑结构、通风系统参数变化较快,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论文系统研究了采掘动态接替与通风系统优化调节的关系,通过研究通风系统随采掘接替的演化规律、井下局部地点调节风窗局部阻力系数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矿井采掘接替进程的通风能力动态核定模型和基于并行计算的通风网络优化调节模型,开发了相应的算法应用软件,为保障高产、高效集约化矿井安全开采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根据《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中对各需风点风量的要求,建立采掘工作面需风量计算模型,并编制相应的程序。在考虑矿井采掘布局特点和接替的安全规则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采掘工作面推进速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采掘工作面的随机推进速度模型。并采用CF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回采工作面在不同配风量条件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从而确定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风量合理变化范围。根据矿井实际采掘接替进程,建立了单巷和多巷掘进工作面状态模型,以及双U形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状态转换模型,分析了双U形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风流方向变换状态。建立了采掘活动引起的矿井通风网络变化及风量跟踪调节的模拟方法,提出相应的算法。建立以采空区漏风分支两端节点压差、调节设施数量和主要通风机总功率三者无量纲化加权综合为最小的矿井通风网络风量调节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针对GECP算法对大规模问题求解时寻优速度较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并行计算的矿井通风网络调节优化算法(PCGECP),设计了相应的数据结构与程序架构,从而快速、高效的确定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的优化调控方案。为了指导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方案的实施,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矩形巷道中矩形调节风窗的局部阻力特性研究,分析了巷道风窗开口面积比、开口位置和风流雷诺数对局部阻力系数的影响特性。并采用数字式精密微差压计测定巷道风窗局部阻力系数随其开口面积比和风流雷诺数的变化规律。采用Microsoft Visual C++、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平台和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编程的方法分别设计编制出基于采掘接替计划的矿井通风能力动态核定软件及基于并行计算的通风系统网络调节优化软件。将上述研究成果在大柳塔煤矿进行了试验研究,动态分析了矿井在模拟时间段内的通风能力,并提出了减小采空区漏风相应的优化调节方案。
其他文献
通常在室温下,用内润滑方式难以将316L不锈钢粉末压制成高密度生坯.本工作研究了316L不锈钢粉末的温压、模壁润滑和同时使用温压与模壁润滑的压制过程.研究发现:(1)模壁润滑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不同Al含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i-Al/SiC体系界面润湿性的影响,通过SEM、XRD分析了Ni-Al/SiC体系的润湿机理.结果表明,Ni-Al系焊料与SiC陶瓷的润湿过程
蒸汽锅炉送风机主轴突然断裂,锅炉无法正常工作。对断裂主轴测绘后进行加工。对锅炉送风机主轴加工工艺优化,介绍轴加工工艺。
随着样品分析技术水平的提高,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不仅在动物饲料原料成分分析及成品饲料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快速检测畜禽粪便养分物质含量方面愈加成熟。本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遇到众多地质层及多种岩石,且开采出来的煤与矸石颗粒是具有各向异性的非均质体,品种极多,性质各异,因此煤矸颗粒选择性破碎面对的是一庞大而复杂的集合体。
露天矿边坡失稳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在运营及开挖过程中,安全稳定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入开展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
为了分析Mo元素含量对液相烧结W-Ni-Fe重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和探讨Mo元素含量与基地相、析出相等各相组成的关系,以及了解合金于炉冷后在固相与基地相接口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