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合同解除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LR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旅游合同属于无名合同。司法实践中,关于旅游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多回避旅游合同的具体性质,转而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对于旅游合同解除问题,实践中多适用《合同法》第93条至第97条有关合同解除的一般规定。然而,由于旅游合同的特殊性,如何准确适用《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仍存在着诸多复杂的问题。本文在对《合同法》中合同解除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司法案例判决,借鉴国外立法先例,探寻《合同法》在旅游合同解除问题上的具体可适性,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旅游合同解除制度的建议。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正文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合同法第94条第一项中不可抗力认定标准的分析。这一部分通过结合司法案例和合同法理论知识,分析了旅游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同情况下对不可抗力的认定标准,提出应结合旅游合同的特性及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来予以认定的观点。第二章是对合同法第94条中合同目的和合同目的不达认定标准的分析。这一部分结合司法判决和合同目的理论探讨了旅游合同的合同目的的判断标准,提出通过区分合同类型、合同动机以及初始目的和嗣后目的等方法认定不同的合同目的。对合同目的不达的判断提出采取客观合理性标准、区分主要目的、次要目的等标准来认定的观点。第三章是对旅游经营者违反瑕疵担保责任导致合同解除问题的分析。首先提出旅游经营者对包价旅游合同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而对代办旅游合同不承担该责任;其次,包价旅游合同的瑕疵担保责任应区分为旅游辅助人的原因造成的给付瑕疵和第三人侵权造成的给付瑕疵,认为当旅游辅助人有过错造成合同目的不达时旅游者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对于第三人侵权构成的给付瑕疵则需是旅游经营者有过错且造成合同目的不达时,旅游者才能提出解除合同。
其他文献
跨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随之引发了难以避免的文化焦虑,但至少有些焦虑是因认知偏差造成的,其间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不容低估。跨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认清并逾越因
死刑是关系到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权利(生命权)的刑罚,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类最关心、最重要的话题。在人类度过的绝大多数历史岁月中,死刑的存在一直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自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研究以排山倒海之势影响了西方学术领域并迅速蔓延,这不仅使文学评论家为之沉迷,甚至波及到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戴维·洛奇的《三部曲》就明显地回应
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而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把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并把它当作前提。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戴维·洛奇是英国当代杰出的作家和批评家。本文梳理了洛奇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状况,侧重考察了国内洛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国内洛奇研究中的盲点和空白并对未来的洛奇研究
由于传感器本身的非线性特性以及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呈现出非线性.讨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在传感器非线性补偿中的应用.给出了相
成立于1812年的花旗银行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花旗银行金融企业
尝试主要以英国为例,分析西方城市规划体系及其理论的发展,并结合分析当前的一些实际问题,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可为我们中国所借鉴参考的经验和教训。
吕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长期担任音乐界重要领导职务的音乐活动家。1949年8月至1957年3月,吕骥负责领导筹建中央音乐学院,担任主管副院长兼党委书记。在继承延安"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