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ERCP病人镇静深度调控中,BIS监测所发挥的作用和MAC在ERCP中应用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减少ERCP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0年11月份,沈阳军区总医院在MAC下行ERCP患者109例。年龄28至88岁,ASAⅠ~Ⅳ级。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完善各项理化检查。在药物方面,常规准备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阿片类、NSAID类、COX-2抑制剂)、止吐药、止涎药、肌松药和一些急救药品。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监测ECG、BP(NIBP/IAP)、HR、RR、SPO2、ETCO2、BIS、T。麻醉诱导:静脉注射托烷司琼3~5mg、芬太尼0.5~1.5μg/kg、氟比洛芬酯20~50mg、盐酸戊乙奎醚0.5mg、丙泊酚1~1.5mg/kg(或者依托咪酯0.15~0.3mg/kg)。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μg/kg.min、丙泊酚5~8 mg/kg.h。根据BIS值、体动及呼吸、循环调整用药剂量,术中维持患者在较平稳状态。观测用药、监测、术中管理合理有效的方法及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术中呼吸抑制、知晓、体动、反流误吸、气道梗阻的发生率及BIS值的合适范围,术后医生患者满意度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MAC过程中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平稳,血压波动在30%以内,除2例患者(占1.83%)因术前存在感染性休克使用血管活性药外,其他患者均没有使用血管活性药。其中5例发生呼吸抑制(占4.58%),2例发生上呼吸道不全梗阻(占1.83%),术中BIS值维持在40~85之间,9例ERCP患者发生体动(占8.25%),没有患者发生术中知晓及反流误吸,无术后恶心呕吐。结论:MAC技术是一种不同于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新方法。克服了术前病人的恐惧心理及焦虑紧张的情绪,术中病人安静舒适,镇痛效果完善,生命体征平稳;术毕病人清醒快,苏醒后感觉舒适,恢复期不良反应少,效果良好而安全,是ERCP麻醉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但MAC过程中没有对患者气道实行可靠的保护,仍存在呕吐、反流误吸的风险;术中偶尔出现体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