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中国160站1950~2003年逐月降水与气温观测资料、同时段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气象局Hadley中心提供的SST资料,首先探讨了我国夏季与冬季降水和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与我国降水“南涝北早”相伴随的东亚—北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海表热状况和中纬度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讨论了瞬变扰动活动年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年代际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夏季降水在1970年代末之后进入“南涝北旱”的年代际变化阶段,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长期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降水增多、多洪涝,而冬季在1980年代以来华南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从气温的年代际变化情况来看,夏季我国中部地区年代际降温,北方和南方部分地区升温,这与我国夏季东部的降水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有所相反,而冬季的气温在1970年代末之后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趋于增暖。 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南涝北旱”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相伴随,东亚-北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海表面热状况也有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最显著的特征是:东亚夏季风明显减弱、中国大陆上空对流层中高层降温、东亚西风急流异常南移和南亚高压年代际增强;冬季则是北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增强、东亚大槽减弱和蒙古高压年代际减弱。 本文研究揭示出这种大尺度环流的异常与中纬度地区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的年代际异常有一定的联系,1970年代末以来夏季东亚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南移,伴随相应区域的大气斜压性增强,从而引起中高纬度夏季的瞬变扰动活动增强,但它对东亚西风年代际异常变化的动力作用不明显,夏季北太平洋地区瞬变热力强迫与瞬变水汽强迫的年代际变化也不是很显著。冬季北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增强,相应区域的大气斜压性年代际增强,引起了风暴轴强度的增强,瞬变扰动活动与西风急流之间存在的正反馈作用,又维持了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增强,冬季瞬变热力强迫和瞬变水汽强迫的年代际变化对低层大气温度和比湿的年代际异常型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的东亚西风急流的异常与大气斜压性、风暴轴、正压能量转换的异常都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且冬季200hPa西风急流年代际异常与瞬变扰动活动的相关关系比夏季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