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加就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对外贸易和就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对外贸易既会影响到就业弹性,也会对就业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对外贸易对于就业的影响途径主要有:扩大总需求、技术传递和外溢、影响商品结构。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贸易大国,如何通过对外贸易拉动我国就业、提升就业质量是新时期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与一般的研究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文章有所不同。在模型构建方面,从企业生产成本的微观角度入手,并且考虑劳动力调整的滞后效应,提出贸易就业效应的基本框架。在实证部分,本文通过总体分析和扩展分析,由总到分、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了我国的贸易就业效应。在总体分析中,我们发现劳动力需求受到工资、利率、汇率、出口、进口、工业增加值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并且存在内在的影响机制。在扩展分析中,我们发现贸易要素含量、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贸易就业效应之间都有内在的经济联系。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本文发现即使对外贸易的总量不发生改变,对外贸易要素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贸易的就业效应。对外贸易劳动力生产要素含量的增加会提升短期贸易就业效应,但长期贸易就业效应不足;而对外贸易资本、技术生产要素短期贸易就业效应略低,但长期就业效应明显。并且,本文提出,对外贸易拉动就业,不能只看就业数量,还要关注就业质量,即“岗位的含金量”,我们在拉动就业的过程中,对此也要重点关注。另外,我国部分产业稳定处于比较优势、部分产业则处于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的过程。稳定处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其当期贸易就业效应明显较高,而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换的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后期滞后性较强。